1994年,太原1女婴因手臂残疾被抛弃,58岁拾荒妇人见其可怜,把她捡回家用面糊糊养大,女孩为了省车费,每天跑步5公里去上学。 谁料,因此跑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那年深冬的太原火车站,寒风如刀割过站台角落的破纸箱,箱中断续的啼哭声已近乎哽咽。 58岁的高占仙佝偻着背翻检废品时,循声发现了这个被遗弃的女婴——小脸冻得青紫,右臂空荡荡的袖管宣告着她被抛弃的缘由。 老人攥着衣角犹豫:自己靠捡瓶子一天挣不过几毛钱,拿什么养活孩子?可转身离开时,婴儿陡然尖锐的哭声却让她心口绞痛。 折返的瞬间,女婴竟对她绽开微笑,像刺透阴云的微光。“即使耗尽所有,也要养大这孩子!”高占仙喃喃自语,颤抖的双手将女婴裹进满是补丁的棉袄里。 生活的重量从第一口面糊开始,买不起奶粉,高占仙熬稀薄的玉米糊,用木勺一点点喂进女婴口中;捡废品的破板车成了摇篮,可带着孩子干活后,每日捡的瓶子从百来个锐减到三十个。 攒半个月钱买的一小桶奶粉,得掺水兑糊糊续命,老人啃着发硬的馒头省下口粮,深夜却借着月光给怀中的孩子哼唱童谣,取名“高思恩”——愿她永生铭记世间恩情。 当小思恩五岁学会用独臂帮奶奶捆扎纸箱时,高占仙笑着抹泪:“这孩子,是老天给我的拐杖啊。” 上学成了奢望,七岁的高思恩趴在窗台看同龄人背书包雀跃而过,眼里盛满渴望,可没有户口,民办学校将她拒之门外。 高占仙攥着自写的收养字条跑遍迎泽区,在柳沙坡小学门口佝偻着腰苦求校长,嗓子哑得发颤:“孩子聪明,您让她试试……”校长心软允了借读,民政部门随后特批户口与低保。 领到蓝色书包那晚,思恩将脸贴在书包上久久不眠。 奔跑的双脚踩碎命运的荆棘,初中学校离家五公里,单程车费两块钱,对祖孙俩是笔巨款,思恩决定跑步上学。 寒冬清晨五点,她啃完馒头冲进浓雾,残肢失衡让她屡屡栽倒,雪水混着血渍渗进裤管;酷暑正午,汗透的校服结出盐霜。 三年风雨无阻,竟将一小时路程跑进三十分钟。体育老师惊觉她中长跑天赋时,她只是喘着气笑:“省下的车费,够奶奶买十斤面粉了。” 高二那年,教练程学峰一语点燃希望:“练田径!比赛赢了能拿奖金。”杠铃砸在肩上磨出血泡,独臂难控重心,她靠腰腹力量死扛训练。 2011年山西省残运会400米赛道,她如箭离弦冲过终点——第五名的奖状被郑重递给高占仙,老人枯瘦的手抚过“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泪水砸在纸页上:“值了,这些年的苦都值了!” 人生抉择里的反向奔赴,2013年高考放榜,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抵达时,高思恩却将表格塞进抽屉。 “我不去北京,要照顾奶奶!”高占仙急得捶床哭喊:“我捡废品养你,不是要你捆在我身边!”祖孙争执多日,思恩最终妥协填报山西大学。 然而2017年考研前夕,84岁的奶奶摔裂腰椎卧床不起,思恩昼夜侍奉汤药,凌晨三点给奶奶翻身后,蜷在厨房背单词。 台灯光晕染亮药罐蒸汽,她咬着笔杆想:若没有奶奶当年那一步回头,世上早无高思恩——如今这道坎,我们祖孙一起跨。 爱与坚韧的循环,研究生录取通知与奶奶康复的喜讯同步到来,思恩留校任教后,第一笔工资给家里装了暖气,高占仙珍藏废品的木箱,如今装满孙女全国残运会的奖牌。 2019年全国青年运动会开幕式,独臂火炬手高思恩高举圣火奔跑时,电视机前的高占仙颤抖着指向屏幕:“瞧!那是我孙女!”火光映亮老人沟壑纵横的脸,也照亮三十年前那个风雪车站的抉择。 如今的高思恩已是山西大学博士生导师,仍习惯捡起路边的空瓶。“奶奶教我用伤痕兑换光芒,”她常对年轻学子说,“而我想告诉所有人:生命真正的火炬,是寒夜里传递的那一点暖。” 中国新闻网《独臂女弃婴被好心奶奶收养25年 老人捡废品供她读书》 中国青年网《【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独臂女孩高思恩:向着阳光奔跑》 山西晚报《2019感动山西十大人物——高思恩:独臂女孩,一路奔跑冲向前》
1994年,太原1女婴因手臂残疾被抛弃,58岁拾荒妇人见其可怜,把她捡回家用面糊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8-15 22:17: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