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稀土当成是绝命刀,稀土的作用毫无疑问,肯定是很大,但这个是影响因素之一,而不是唯一,我们要掌握更多筹码 最近美国军工企业可急坏了,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让他们尝到了“断粮”的滋味,F-35生产线减速、导弹制导系统缺货、无人机装配线停滞,五角大楼的库存警报拉响,军工巨头们甚至开始拆解旧弹回收稀土材料。 这场博弈看似是中国用资源“卡脖子”,但实际上,稀土只是大国竞争中的一张牌,而非唯一的胜负手。 稀土确实关键,美国的稀土依赖中国,中国一收紧出口,美国军工立刻陷入被动,然而如果把稀土当成“绝命刀”,那就低估了大国博弈的复杂性。 但美国并非毫无准备,五角大楼刚刚向本土稀土企业提供了1.5亿美元贷款,试图提升重稀土分离能力。 同时,他们也在全球寻找替代来源,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干起了走私的行当,这说明,资源封锁虽能短期施压,但长期来看,对手总会寻找出路。 稀土再重要,也只是产业链的一环,中国真正的优势在于全流程掌控,从开采、精炼到高端应用,无论是掌握的专利技术,还是加工的纯度,都远高于美国。 更关键的是,中国启用了区块链追溯系统,想绕道获得稀土根本不可能,这说明技术壁垒比资源封锁更致命。 再看金融层面,人民币交易量显著提升,这意味着,中国不仅在资源上占据主动,还在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重构。 如果未来稀土交易以人民币结算,美国的制裁工具箱将再少一张牌,而美国现在最头疼的不是稀土短缺,而是中国在多个领域的同步发力。 比如,新能源领域,美国车企仍能获得稀土供应,但军工企业却被“定向封锁”,这说明中国的管制策略是精准的,既不影响正常贸易,又能打击军事供应链。 芯片技术领域,中国正在研发稀土基芯片,运算速度比硅基芯片提升40%,如果成功,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优势将进一步削弱。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通过RCEP与东南亚国家建立稀土转口数据共享机制,让走私更难,这意味着中国不仅在控制资源,还在重塑全球贸易规则。 稀土博弈告诉我们,单靠某一领域的优势无法决定胜负。中国能在这场较量中占据主动,靠的是技术、金融、产业链和国际规则的多重布局。 未来,如果美国真的建立起稀土自主产业链,中国还能靠更高端的技术、更稳固的盟友体系、更强大的金融话语权。 所以,稀土很重要,但它只是大国博弈的一环,真正的胜负手,在于谁能掌握更多维度的筹码。 中国现在做的,就是在告诉世界资源可以封锁,但技术、市场和规则的主导权,才是真正的“绝命刀”。
外媒:中国警告外国企业,若敢现在囤稀土,以后就没稀土了15日,英国《金融时报
【7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