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蛋联盟2电影正当夏 看完电影不得不感叹,《坏蛋联盟2》依旧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动画电影。
影片整体故事很适合还没被社会污染的孩子,以及心中还有一方净土的大人。
电影讲了一个很朴素很直接的人生答案——
①当你想追求做个好人的时候, 你就一定做不成好人。
②当你想打破别人偏见的时候,你注定会被那个偏见框柱。
——所以别想着做好人,别想着打破偏见,不问结果,就凭着自己心意本能去做事就对了。
坏蛋联盟五个个主人公(大坏狼、贪心蛇、美肚鲨、骇客蛛、食人鱼)很符合中二少年时期,我们对善恶观的想象——坏人都很酷、很自由,行侠仗义也好,劫富济贫也罢,快意恩仇。
很微妙的一个地方就是电影主创对于主人公的形象设计都是动物,但是配角的形象大部分都是人类。在我看来这样的设计是在暗示观众,主人公其实也都是人类,只不过他们在大众眼中是异类,是混在人群中突兀或者不合时宜的存在。
这就意味着即便他们不做坏蛋,他们在社会中生存也会比普通人要困难很多,即便他们拥有高于普通人的才华与技能。组建坏蛋联盟,行偷盗之事,这个行为反而能让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获得相应的自由和资源,以及心理上被看见、被忌惮的满足感。
这听起来很荒谬,而这种荒谬感来源自上一部建立的世界观。
豚鼠教授仅仅因为发现了掉落在地球的陨石是心形,就被人们认为是心地善良,带来爱与和平的道德先锋;在慈善晚宴上,真正激发各界富豪踊跃捐款的关键。竟然是食人鱼误打误撞的一场歌曲表演。
你品,你细品。
豚鼠教授是不是道德先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有这么一个角色带给人们有爱的感觉,冲淡陨石冲击地球的恐慌;那些富豪也并不是真的为了慈善,他们豪掷千金,更像是为了那一瞬间的自我感动与虚名排场。
在电影的世界观中,仁义道德成为了满足利益的伪善工具。
片中的有钱人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伪善特质,哪怕那个为人类谋福祉的富豪科学家,他与人交流,全凭对方财产的多少来决定是否沟通。
换言之,电影世界观中,大多数富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都会用仁义道德来塑造一个好名声,但实际上都有自己的目的。只不过我们被影片中有趣的画风和可爱的人物形象所迷惑,让世界观看起来温馨了很多。
所以你才看到电影呈现的怪现象,坏在明处的人,如坏蛋联盟,他们并不算坏,而一个打着伪善的旗号却做着坏事的人,如豚鼠教授,才是真正的危险人物,他更是搅动整个故事走向的大BOSS。
他将一种能够制造“吸金利器”的制作方法和材料都告诉了第二部的反派凯蒂豹,掀起了整个第二部的风波,而这正是他布局的开始。
《坏蛋联盟2》就是在为观众呈现,那5个坏蛋如何在这样的世界观之下生存。
简单来说,5个坏蛋自首、入狱、出狱,想洗心革面,重新融入社会,过正常人的生活,可步步维艰。
出狱想改过自新?城市一丢东西,新闻先 cue “肯定是坏蛋联盟干的”;
找工作时,HR 看见 “案底” 直接撕简历 ——
这种 “你越想证明,别人越想否定” 的困境,像不像现实里被贴标签的人?
想洗白?难。
这个时候社会上又出现了一伙新的盗贼团——坏蛋女团“狂野姐妹”,甚至一些犯罪手法,她们都在模仿坏蛋联盟。大坏狼有了新的主意,他可以帮助警察抓捕罪犯,向群众们证明自己确实洗心革面,改邪归正了。
大坏狼来到警察局去跟警长(哦不,是局长)合作一起破案,一旦破案成功,坏蛋联盟恢复名誉,警长获得业绩——双赢!只可惜结果事与愿违,抓贼的被当成了贼。他们越想扭转大众对他们的看法,就越是阴差阳错地加剧了大众对他们的成见。
接下来主创设计了一个很有趣的安排,坏蛋联盟跟坏蛋女团合作一起偷火箭,当然,这背后的原因,自然有坏蛋女团故意设局设+把柄威胁。然而这样的合作反而给了坏蛋联盟阻止犯罪的机会。
坏蛋女团老大凯蒂豹跟大灰狼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小时候特别喜欢吃棒棒糖,但只有表现好的小朋友才能从老师手里得到棒棒糖,后来她干脆偷走了老师办公室所有的棒棒糖,于是班里的同学为了获得棒棒糖都愿意听她的话。
正因此,当她从豚鼠教授口中得知了“吸金利器”的制作方法后,就迅速投入执行,因为她很早就明白“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道理。而通过火箭把“吸金利器”发射到太空,吸取全球黄金资源就是她实现“窃国者诸侯”的终极目标。
她意识到在这个世界观当中,她之所以不够强大,是因为她偷盗得不够多,当她成为某种资源的垄断者,甚至成为这种资源的分配者,她才能够彻底翻身,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所以影片最后你会发现,凯蒂豹制造的那个“吸金利器”就是一根硕大的棒棒糖。
最终,坏蛋联盟成功阻止了坏蛋女团吸金犯罪计划。他们最后冲上火箭阻止 “吸金计划”,失重状态下,各种默契配合又状况频出,他们那时候指向救人,是不是好人已经不重要了。你会发现当他们放弃成为一个好人,只凭本心做事的时候,他们反而能够成功做好事。
因为一切顺应自己的本然心性,不专注于自己的德行,不一味顺从于所谓的规范,才是最好的人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