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菲律宾出现?同意美国部署高超音速导弹,中俄不会坐视不理   2025年夏天

星球拾光 2025-08-17 10:39:39

第二个菲律宾出现?同意美国部署高超音速导弹,中俄不会坐视不理   2025年夏天,澳大利亚北领地的荒漠上多了些不寻常的金属影子。   美国陆军的“暗鹰”高超音速导弹系统就在这里完成了首次海外亮相,作为“护身军刀-2025”联合军演的一部分,它们悄无声息地扎下了根。   这款导弹可不是普通武器,17马赫的速度比声音快十几倍,2800公里的射程能把南海大半区域圈进打击范围。   从澳大利亚发射,飞抵中国南海岛礁只要12分钟,留给防御系统的反应时间不到3分钟。   更棘手的是,它的发射车十分钟就能换个地方,要是第一时间打不掉,回头可能就得挨报复。   美国选在澳大利亚部署这东西,算盘打得很精。   澳大利亚身处第二岛链核心,既能提供战略纵深,又能让导弹辐射东南亚和西太平洋。   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在亚太动心思了,前一年在菲律宾吕宋岛部署的“提丰”系统,战斧导弹能打到西安,标准-6导弹盯着南海,形成了近距离威慑。   这场“护身军刀”演习看起来是多国参与的军事合作,实际上是美国主导的秀肌肉。   19个国家的3.5万士兵参演,期间还试射了“台风”导弹,展示了澳大利亚操作的“海玛斯”火箭炮。   澳大利亚这边,看似是抱上了美国的大腿,能在地区事务里多说话,可实际上风险大得很。   到时候澳大利亚就成了火药桶,想躲都躲不掉。而且美国这些导弹,好多都是《中导条约》禁止的,除了“暗鹰”和“提丰”,还有射程1000公里的精确打击导弹。   他们这么不管不顾地部署,就是想靠着这些武器,在亚太说一不二。   中国这边早就有了应对,东风-26导弹能够带着电磁干扰弹头,直接打到澳大利亚北部,瘫痪他们的导弹系统。   东风-17的突防能力更强,打加固的指挥中心不在话下,反应时间比“暗鹰”还快。   拦截方面,055驱逐舰上的激光武器在试验中百发百中,派到南海就能拦截末端飞行的“暗鹰”。   红旗-19导弹本身就是高超音速的,拦同类目标很拿手。   这些装备不是摆着看的,西沙群岛已经部署了轰六K,歼-16和红旗-9,就是要做到先发现,先定位,先打击。   南沙群岛也在加强防御,未来还要部署更重的武器系统,弥补距离上的劣势。   南沙的岛礁基地建得很扎实,地下工事能藏武器,护装备,电力供应也充足,以后说不定还会建海上核电站,给激光武器供能。   五代机和隐身无人机配上大型加油机,能飞到南太平洋盯着“暗鹰”的动向,水下武器系统也在完善,就是要做到发现就消灭。   现在大国之间,军事科技的比拼也越来越明显。   美国想靠“暗鹰”这些高超音速武器占优势,中国在这方面也不落后,从导弹到拦截系统,都有自己的东西。这种比拼,说到底是想在战略上压过对方一头。   美国这么到处部署导弹,引发的问题不少。   地区国家都得考虑要不要选边站,军备竞赛一抬头,大家关系就更紧张了,冲突的风险也跟着涨。   投资者一看不安全,可能就不往这投钱了,贸易合作也受影响,本来能用在经济发展和民生上的钱,也得拿去搞军事,太不划算。     中俄也在想别的办法,打算在联合国推动军控谈判,呼吁搞个《高超音速导弹国际行为准则》,还想借着上合组织,金砖国家这些平台,让更多国家知道美国这么做的危害,争取支持。   从“提丰”到“暗鹰”,这些本该被《中导条约》禁止的武器,接二连三地出现在亚太,明显是冲着中国来的。   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和反制系统上的进步,其实是被迫的防御。   你有“暗鹰”,我就得有东风,你能快速打击,我就得能提前预警,精准拦截。   这种军事科技的比拼,本质上是国家安全的较量,谁也不会在威胁面前无动于衷。   现在的亚太就像个紧绷的弹簧,美国每往前推一步,地区国家的安全顾虑就多一分。   中国的反制措施,既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在给这种扩张踩刹车。   毕竟,谁也不想看到这片以发展为主旋律的地方,变成大国对抗的战场。 信息来源:澳大利亚时报、澎湃新闻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星球拾光

星球拾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