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战后,为什么好多国家还是选择法国阵风战机? 印尼不仅没有弃购阵风,反而还

掘密探索 2025-08-18 11:54:26

印巴空战后,为什么好多国家还是选择法国阵风战机? 印尼不仅没有弃购阵风,反而还继续追加了订购的数量,从原来的42架直接追加到了66架, 据说法国航展,阵风卖爆了,不应该呀。 5月那场印巴空战,简直成了法国“阵风”战机的“社死现场”——巴基斯坦的歼-10CE用霹雳-15E导弹,一口气打下来3架阵风,社交媒体上“阵风被击落”的标签直接刷屏。 可奇怪的是,这战机非但没“凉凉”,反而成了全球军贸市场的“顶流”。 虽说印巴空战里阵风吃了瘪,但它的技术底子是真扎实。 这飞机是四代半战机里的“全能选手”:雷达能盯200公里外的目标,一次能锁40个;前视系统让它在电磁干扰里也能看清战场。 9吨的载弹量加上3700公里的航程,既能高空侦察,又能打地面目标,甚至能挂核导弹玩“战略威慑”。 更关键的是,阵风早就打过不少硬仗:2011年利比亚空袭,它用“斯卡普”导弹精准炸目标;2015年马里反恐,激光制导炸弹把极端武装的老窝端了。 2020年叙利亚战场,160公里外发射“流星”导弹,直接干掉敌机。 这些实战成绩,可比一场空战失利有说服力多了——军贸圈里,买家更信“十年实战”的积累,而不是“一次翻车”。 法国人卖阵风,那叫一个“会来事儿”。他们知道,买家要的不仅是飞机,更是“政治靠山”和“安全承诺”。 比如印尼那单,法国总统马克龙亲自带队,不光给阵风,还配了“流星导弹+AASM制导炸弹”的完整套餐,甚至答应在印尼建维修基地,48小时内能上门修飞机。 这种“一条龙服务”,让印尼这种群岛国家省了大麻烦——不用自己整合导弹系统,也不用培训维修人员。 更绝的是,法国把阵风包装成了“欧洲战略自主”的招牌。塞尔维亚买阵风,是在向欧盟递“投名状”:“我可以合作,但也有自己的选择”。 印尼买阵风,是在美俄中之间玩平衡,避免被单一大国“卡脖子”。这种“中立属性”,让阵风成了地缘政治里的“万能钥匙”。 反观中国的歼-10CE,实战里打赢了阵风,但出口就是火不起来。 买歼-10CE意味着得换整套作战体系——从预警机到无人机,从导弹到数据链,中小国家根本玩不起。 售后更是硬伤。法国给阿联酋提供紧急空运保障,给克罗地亚24小时技术支援;而中国没海外军事基地,战时根本没法快速响应。 埃及就因为售后保障不够,转头买了阵风;乌兹别克斯坦虽然想进口歼-10CE,但条件是“彻底放弃俄式战机体系”——这种“破釜沉舟”的选择,只有和中国关系铁的国家才敢干。 军贸圈有个潜规则:买家更信“老字号”。法国“幻影”系列卖了50年,口碑攒得稳稳的,阵风天然就有市场优势。 而中国军贸起步晚,上世纪80年代才进国际市场,历史影响力差远了。 印尼的选择就是典型。它买阵风,是因为法国愿意给金融条款、培训计划,甚至在联合国事务上“点头示意”。 而中国虽然能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歼-10CE,但缺乏这种“政治附加值”。对印尼这种既要战斗力又要政治安全感的国家来说,阵风显然更“划算”。 阵风的“越卖越火”和歼-10CE的“无人问津”,暴露了中国军贸的短板——不是技术不行,而是“体系服务”没跟上。 法国人用“战机+导弹+维修+政治背书”的组合拳,把阵风卖成了“奢侈品”,而中国还在单卖战斗机,缺乏配套的导弹系统、售后保障和政治支持。 但这也正是中国军贸的转机。未来的军贸,得卖“整个作战体系”——从预警机到无人机,从导弹到数据链,甚至包括海外军事基地的使用权。 当中国能像法国那样提供“交钥匙工程”,当歼-10CE能像阵风那样融入客户的作战体系,当中国的售后保障能像法国那样24小时响应,那时候,全球军贸市场的规则,就该改写了。 毕竟,买家要的不是“最强的武器”,而是“最省心的解决方案”。阵风今天的风光,终将是中国军贸明天的起点。

0 阅读:438

评论列表

momo

momo

4
2025-08-18 15:25

人家之所以买阵风战机,因为他们的假想敌就不是歼10CE,你说歼十多么牛,人家也遇不到呀。人家遇到的主要还是苏式战机,美式战机,阵风当然是可以的。

老君

老君

3
2025-08-18 12:20

因为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对手是几乎所有发达国家。没人敢站队。巴基斯坦要是没有印度威胁也不会站队

学大汉 武立国

学大汉 武立国

3
2025-08-18 18:30

说白了这个世界还是西方主导,我们还需要努力

觉照

觉照

2
2025-08-18 19:35

买得再多也干不过歼10!

刘飞

刘飞

1
2025-08-18 17:08

战机过硬,但广告做的不过硬(简直差劲)!

觉照

觉照

1
2025-08-18 19:39

把其国防领空安全当玩笑。买再多的阵风、它也干不过歼10呀!!!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