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卢比奥说:“我们与中国的问题之一是我们让他们拿走了曾属于我们的企业。因

非常盘点中 2025-08-18 13:43:04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说:“我们与中国的问题之一是我们让他们拿走了曾属于我们的企业。因此,我们从中国购买如此多商品的原因是我们曾经自己生产这些商品,但我们让中国夺走了它们,我们将它们拱手让给中国,而现在我们必须扭转这一局面。”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给出一个说法,他觉得是美国把本该自己生产的企业拱手让给了中国,现在得扭转这局面。这话听着有道理,可真要弄明白,还得把时间拨回到上世纪 70 年代。 那时候美国制造业风光无限,汽车、电子、纺织啥都自己产,底特律车城热闹得很,工人们工资高,日子过得稳稳当当。 可全球化浪潮一来,美国企业就犯难了。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环保法规也越来越严,盈利压力山大,就开始琢磨着往外跑。 正好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中国也在搞改革开放,劳动力便宜,市场又大,还对外资有优惠政策,美国公司一下子就嗅到了机会。 美国企业为啥愿意往中国跑?道理很简单,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能降低生产成本。就拿纺织业来说,美国工人一小时工资可能几十美元,中国工人可能只有几美元。 而且中国市场潜力大,美国企业把工厂建在中国,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就近开拓市场。中国的政策也给力,给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土地优惠,还简化审批流程,这些都吸引着美国企业。 然而,美国制造业外流真的只是因为中国吗?其实不然。上世纪 70 年代后,美国经济结构开始转变,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制造业占比从约三成下降到约一成。 这是全球经济大分工的结果,美国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和利润,把制造环节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中国只是其中一个选择。 紧接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对美国制造业产生了巨大冲击。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产中,企业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力。 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不是因为中国夺走了这些岗位。数据显示,2001 年至 2024 年,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 22%,但实际制造业增加值却上涨了 50%。 或许有人会说,美国企业把工厂迁到中国,导致美国出现了贸易逆差。可实际上,中美经贸往来获益大致平衡。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占据明显优势,2024 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高达 273 亿美元。 而且,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远超中资企业在美销售额,综合考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跨国公司的本地销售,中美双方并不存在谁吃亏的问题。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推行关税政策,试图让制造业回流。然而,这些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025 年 4 月美国公布大规模关税政策以来,制造业岗位已减少逾 3.7 万个,进口商品价格显著上升,上半年 GDP 年化增速跌至 1.3%。 高关税不仅让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买单,还扭曲了全球供应链,欧洲药企开始将研发中心迁往美国,半导体企业则加速在墨西哥建厂,这种 “近岸外包” 可能导致美国产业竞争力长期下降。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庞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还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从动工到投产仅用 8 个多月,福耀公司在俄亥俄州的工厂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这些都说明中美投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 卢比奥说美国让中国夺走了企业,这事儿真的全怪中国吗?其实,美国制造业外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全球化浪潮、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要扭转这一局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不是简单地把责任归咎于中国。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无论是美国商品涨价还是中国商品供应变化,最终都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0 阅读:56

评论列表

xingyun_yu幸运

xingyun_yu幸运

1
2025-08-18 14:17

你美国那么伟大怎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