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不买了,印尼不买了,泰国也不买了,明明歼-10C实战表现够强,咋都不选它? 年初那场印巴空战,很多人印象还深刻。巴基斯坦的歼-10C一战成名,在喜马拉雅上空干脆利落地击落了三架印度空军引以为傲的“阵风”战机。 一时间,歼-10C像被打了聚光灯,声势大振,各国军迷激动不已,就连一些国家的空军高层都动了心,像埃及、印尼、泰国都被传出有采购意向。 然而,热闹没维持几个月,局势就凉了。原本被认为最有可能下单的埃及突然偃旗息鼓。其实也不难理解,埃及空军的机型本来就挺杂,美式F-16、法式“阵风”、俄式米格-29都有,要是再引进歼-10C,可不是买几架飞机那么简单。 数据链要重建,武器系统要兼容,弹药库、维修站、飞行员训练系统统统得重来。这可不是几十亿美元的飞机钱能解决的,而是要建一整套全新体系。 据说光这一套系统整下去,花费可能超过80亿美元,而埃及全年军费才45亿,怎么算都不合适。 印尼那边,最初对歼-10C也表示出浓厚兴趣。但后来一张飞行员在“阵风”战机前的合影流出,消息瞬间明朗了。 印尼不仅选了法国的“阵风”,还一口气把美国的F-15EX和土耳其的KAAN都纳入采购清单,计划买114架,预算高达220亿美元。 问题在于,印尼本身的空军体系已经是拼图式结构,主力机型老化严重,出勤率低得可怜,维护都捉襟见肘。如果再引入一个完全不同体系的中国战机,等于雪上加霜。 相比之下,美法土三系虽然繁杂,但好歹都能嵌入北约标准框架,整合起来勉强有谱,而中式体系另起炉灶,实在太冒险。 至于泰国,也一度在考虑歼-10C,不过最终还是选择了瑞典的“鹰狮”。看上去是技术路线选择,其实更多还是政治考量。 泰国空军本就长期使用西方装备,贸然转向中式战机,会带来大量适配上的麻烦。而更重要的是,泰国一向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贸然采购中国产品,很可能引起美国方面的不满,影响军事合作乃至经济支持。 歼-10C的实战能力确实不俗,这点从印巴空战里就能看出,它完全能与西方四代半战机正面对抗。但军购从来都不是“谁厉害买谁”的简单逻辑。性能重要,战略更关键。 后勤体系要不要重建?政治上能不能扛住压力?这些才是真正影响军购决策的核心因素。 说到底,军购可不只是看飞机性能,后勤体系、地缘政治这些因素太关键了。埃及、印尼、泰国,都被这些现实问题困住了,就算心里觉得歼-10C好,也只能放弃。
埃及不买了,印尼不买了,泰国也不买了,明明歼-10C实战表现够强,咋都不选它?
栗頿聊
2025-08-18 15:14:11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