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雷应川身中五弹,七处负伤,却仍跪地战斗。不久,战友们发现他不见了,而

墟史往事 2025-08-19 09:34:29

1979年,雷应川身中五弹,七处负伤,却仍跪地战斗。不久,战友们发现他不见了,而在他失踪的位置,有一条长达15米的血路!

在1979年的边境战场上,一名22岁的战士中弹后仍坚持战斗,突然消失,只剩下一条长长的血迹延伸进丛林深处。这条血路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和牺牲?

那时候,对越自卫反击战刚刚打响,中国边防部队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展开了保卫边疆的行动。整个作战从2月17日持续到3月16日,部队深入越南北部,攻克多个要点,重创敌军。这场战斗发生在广西方向,地形以山地丛林为主,坡陡林密,天气潮湿,条件艰苦。越军依托工事防守,火力密集,战斗异常激烈。

雷应川是湖南省江永县人,瑶族,1957年生,家境普通,从小就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1977年入伍后,他先在广州警备区服役,表现突出,很快当上班长。1979年2月,作战爆发,他主动请战上前线,调入42军125师375团1连3班,任班长。那天,部队接到任务,需夺取班占西侧一处无名高地。这高地位置重要,控制周边通道,越军布设多道壕沟和隐蔽点,配备机枪步枪,防守严密。1连为主攻,3班为先锋,副连长钟国强动员时问雷应川有没有信心完成,雷应川答复保证完成。

夜里,部队向高地推进,雷应川带3班走在最前,计划隐蔽接近,突然打击。接近高地30米时,被越军发现,战斗打响。雷应川冲在前面,到第一道壕沟时,右腿中三弹。战友廖宏松看到想包扎,他说别管,继续战斗。接着向第二道壕沟推进,肩部又中两弹,身中五弹,跪在地上。廖宏松击毙开火的越军,陆进雄和廖宏松扶他,他说自己掩护,大家继续冲。他半跪用枪掩护战友。

越军扔手雷,爆炸炸伤他双小腿,七处负伤,失血过多昏迷。醒来时,战斗还在,他摸到一根电话线,用石头砸断,切断敌联络。然后顺线爬向指挥所,爬行中留下一条15米血路。抵达后,从腰间取两枚手雷扔进洞内,炸毁指挥所,消灭里面九名越军,包括一名上尉。爆炸余波加剧伤势,他牺牲,年仅22岁。

战斗持续70分钟,高地敌军全歼。战友找他时,发现他不见了,在失踪位置有一条长达15米的血路,尽头是他的遗体和毁坏的指挥所。这事迹很快传开,上级追记一等功,追授战斗英雄称号。他的墓地在广西龙州烈士陵园,那里安葬了许多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的烈士,如王息坤、曹保勤等。

这场作战,中国军队重创越军多个师团,攻克谅山、高平等地,维护了边境安宁。雷应川的事迹不是孤例,整个部队涌现出许多英雄,他们用生命捍卫国家利益。回想起来,那年代的战士们,来自普通家庭,入伍后就把个人安危搁一边,一心为国。雷应川家在瑶族乡村,父母务农,他从小帮家里干活,入伍后写信报平安,说部队像家一样。现在看,他的选择体现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忠诚使命,不怕牺牲。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墟史往事

墟史往事

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