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无用”!中国古代,对西伯利亚的记载:“北方有层冰万里,厚百丈,有溪鼠在冰下土中,其形如鼠,食冰草,肉重千斤,可以作脯。" 在俄罗斯的历史研究圈子里,有个常被讨论的话题:明明西伯利亚和中国北方边境只隔了一道外兴安岭,几千年来中国却从没真正把这片土地划进自己的疆域,反倒是远在欧洲的俄罗斯,花了不到两百年就把它变成了自己的地盘。 这个问题,俄罗斯学者们总爱从不同角度拆解,却总能绕回一个核心 —— 中俄对 “土地价值” 的判断,从根上就不一样。 中国古代的王朝,几乎都围着农耕转,能种庄稼、产粮食的土地才被当成 “有用的地盘”。就像汉代的时候,苏武被流放到北海,也就是现在的贝加尔湖,当时中原人提起那地方,第一反应是 “苦寒到能冻死人的流放地”,没人觉得那是该派兵驻守、开发的疆域。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还特意派农官去北疆试种小麦,结果种子撒下去,到了秋天连穗子都没结出来,因为底下全是永冻土,根本长不了庄稼。 这种情况下,朝廷自然觉得,与其把钱花在西伯利亚这种 “种不出粮食还得倒贴钱驻军” 的地方,不如把精力放在中原和南方的耕地里,至少能收税、养百姓。 俄罗斯的情况刚好相反,十五六世纪的时候,俄罗斯刚把莫斯科周边的小公国统一起来,想往欧洲发展,却被波兰 - 立陶宛联邦和瑞典堵得死死的,西边没出路,只能转头看东边。 那时候的俄罗斯,国内耕地少,资源也不够,一群叫哥萨克的人,本来是为了逃避农奴制才跑到边境,他们发现往东边走,西伯利亚的森林里全是能卖高价的毛皮 —— 比如黑貂皮、狐皮,在欧洲市场能换不少钱。 沙皇知道后,干脆给哥萨克发了 “特许证”,让他们去东边拓荒,还承诺抢到的土地归他们管,收的毛皮税也能分一部分。这种 “能赚钱、还能占地” 的诱惑,让哥萨克拼了命地往东闯,沿着河流一路推进,没几年就从乌拉尔山打到了叶尼塞河。 关键的转折点出在十七世纪中叶,那时候中国正乱得厉害,明朝末年,李自成带着起义军打进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接着满人又从山海关进来,中原大地到处都是打仗的。 等清朝终于把中原稳住,想起来北边还有个西伯利亚的时候,俄罗斯的哥萨克已经在勒拿河边上建了据点,甚至摸到了黑龙江流域。后来康熙皇帝派兵打雅克萨,虽然把俄军围得断了粮,但那时候俄罗斯已经在西伯利亚扎了根,不仅有了稳定的毛皮贸易线路,还在关键位置修了堡垒。 反观清朝,就算打赢了,也觉得继续往北推进不划算 —— 从盛京运一批粮食到雅克萨,走两千多里路,一半多都在路上损耗了,士兵冬天连皮带都冻硬了,只能煮靴底吃,这种成本谁也扛不住。 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对比,俄罗斯扩张的时候,根本不纠结 “这片地能不能治理”,先占了再说,哪怕只是修个小堡垒、派几个人收毛皮税,也算是自己的地盘。 而中国古代的王朝,总想着 “要占就得能管好”,得设官、收税、教百姓种地,要是做不到这些,就觉得这片地 “没用”。 就像十五世纪的时候,葡萄牙人往海上跑,到处找香料产地,只要能找到香料,不管那地方多远,都要建据点控制;这种思路上的差别,也让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扩张上,比中国快了不止一步。 俄罗斯人后来还发现,中国对北方的边界,总习惯用山脉、河流当天然界限,比如外兴安岭、贝加尔湖,只要守住这些地方,就觉得边疆安稳了。 可俄罗斯不这么想,他们觉得土地没有 “天然界限”,只要能打下来、能派人守住,就该是自己的,就像十八世纪的时候,俄罗斯已经把西伯利亚的边界推到了太平洋,还在阿拉斯加建了据点,而中国清朝,还在纠结怎么把蒙古草原的游牧部落管好,根本没心思去想更北边的土地。 这种对 “边界” 的不同理解,也让西伯利亚最终成了俄罗斯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国的。 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选择阅读了此文,这说明是对我水平的认可,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再次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一组数据带你回顾2025世运会#
一旦中国下定决心统一,对俄罗斯要求仅一个:承诺要说到做到!中俄两国挨着那么长边
【2评论】【9点赞】
老胡
其实这是欧洲领主开疆拓土的思路,充分放权让利,使领土飞速膨胀。英法,西葡都面积巨大。但能保留下来的只有大毛了。因为实在是苦寒之地,无法独立生存。
风中年华 回复 08-23 17:46
就是给一个名义自己去开荒
用户15xxx86 回复 风中年华 08-24 11:13
现在我们也可以界外分封,
少将
是中国人有更好的选择,毛子没有。中国可以往更温暖的东南亚发展。毛子西边南边都打了几百年,推不动,只能去西伯利亚苦寒的地方发展,毛子又不傻。
用户10xxx78 回复 09-07 18:04
古代没有空调,东南亚蚊虫肆虐,气候炎热,不适合人生存
江渐月
所以不打破农耕惯性思维是不行的!
那位哥哥 回复 08-21 19:26
这是限制于生产力和技术的原因,当时没有能力开发那种地方,也没想到那种地方有什么用。
江渐月 回复 那位哥哥 08-22 20:13
[抠鼻]中华古代文明自宋以后就越来越保守内敛了。
49xxx77
欧洲人在十六世纪还是半耕半牧状态,种一粒麦子只能收获六粒,何其愚昧。 对应的社会还是以部落为基础,众多小领主都有血缘关系,信仰也相同。 初夜法就是真实写照。
晚秋的叶
中国不说要勘察加半岛及白令海峡亚洲这一块 外东北(包括黑龙江出海口)、库页岛怎么都要搞回来的 外蒙古不收回也必须完全可控
wweekie 回复 08-21 21:29
北极要回归,当初有天文观测站
飞羽
古代开发西伯利亚跟现在说要开发火星没啥区别,都是路途遥远,代价太大,而且那些土地还没啥用,稳赔不赚的买卖。工业革命之后才发现了西伯利亚蕴含的海量资源,所以西伯利亚成了宝地。也许几百年后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火星也会变成一块宝地
小五
苏武活过来放羊都没地儿…
山花烂漫
大清国土沦丧,要大明背锅
用户10xxx22 回复 08-21 16:22
蛋疼,俄罗斯在明朝就拿下了西伯利亚,明朝北面有蒙古、女真,蒙古、女真都看不上冰封之地
早上好 回复 08-22 08:02
明朝实控的只有两京一十八省
安逸
农业和工商业的思维完全不同。
北方的风
对古代的我们来说,种不了庄稼种不了蔬菜那就是无用之地,保不了农田保不了城池也是可得可弃之地。西伯利亚种不了庄稼,也没有强敌需要防御,连鸡肋都不如。
用户10xxx36
精明反被精明误
胡子vape
所以溪鼠是什么
用户12xxx01 回复 08-21 08:42
应该是海豹这一类动物吧……
除恶务尽 回复 08-21 11:32
也可能是河狸
用户10xxx52
只能打回来
西戈
领土的争夺,只有挙头硬,说了算
你卖我买nnn
这说的是熊
dennyzhan
沙俄南扩东扩的目的是找不冻港,南扩到黑海就扩不动了,向东人烟稀少,扩到日本海。
破碎之都
蒙古人也是这么干的,可惜他没有现代科技做支撑,裂开了
腾翘
没办法,农耕文明也有其短板,对于不能耕种的土地没多大兴趣。
用户40xxx61
即使是现在,大毛也是在远东赔钱。
用户17xxx26
时代不一样了
用户10xxx22
西伯利亚冰封之地,对农耕民族毫无价值,对游牧、渔猎民族意义不大,还不如青藏高原或中亚地区,有富庶的中原和南方宝地,谁犯傻往西伯利亚去?
虹燊
这个舔的角度很清奇
大力水手
清朝的边疆不小了,让沙俄割走了
战争2013
西方国家是掠夺经济,中国是经营经济。
飞鸿
冰鼠是什么
邓煜华 回复 08-21 15:18
海豹有点像老鼠,大大的老鼠🐭
影子有点冷
我还是觉得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是好地方,那里自古以来都是谁强是谁的。
wweekie
有竹鼠,还有溪鼠
leslie2011422
那么,那个溪鼠现在在看到底是个什么生物呢?
地低成海
怀疑文中巨鼠是海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