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华为做梦也想不到,他们这次被偷走9亿技术,不是因为技术不够先进,也不是因为保

烟雨杏花村 2025-08-19 13:35:25

估计华为做梦也想不到,他们这次被偷走9亿技术,不是因为技术不够先进,也不是因为保密措施不到位,而是因为信任了自家员工。当张琨用高薪挖走海思20个核心员工,小米为尊湃投资几千万喊出芯片自主化后,网友们给华为支招:起诉张琨,主打维权到底!没想到华为真的采纳了,直接把张琨送进监狱6年。 2025年7月3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法槌落下,张琨听到“有期徒刑6年”的判决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那里曾别着华为海思的工牌,职级21级,年薪千万,是射频芯片领域人人称羡的技术总监。 谁也想不到,这个北大毕业、高通历练、海思深耕十年的“天才工程师”,会以窃取9亿技术的罪名,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刑事维权第一案的主犯。 2021年2月,张琨向华为递交辞职信时,竞业协议还有8个月才到期。他在离职面谈里说“想做点自己的事”,转身就在一个月后注册了尊湃通讯。 公司营业执照上的“Wi-Fi 6芯片研发”字样,像一根刺,扎在海思老同事的心上,那正是张琨在华为主导的核心业务,从Hi1101到Hi1105,他亲手带队做出的芯片,已经装进数十亿部华为手机和平板。 真正的阴谋在暗处铺开。张琨给前团队成员发去私信,内容直白得近乎挑衅:“来尊湃,年薪翻倍,给股份,咱们自己做中国的‘高通’。” 那些毕业于清北复交、80%有硕博学位的骨干,起初还有犹豫,直到看到张琨发来的“捷径”。 他让在职的员工趁着夜色,把测试向量、算法方案、设计图等核心文件,通过私人邮箱、GitLab私有仓库悄悄转移。 有人白天在华为实验室调试代码,晚上就带着截屏的文档去尊湃加班,400多份内部文件,就这样成了新公司的“研发基础”。 2022年5月,尊湃拿到小米等机构的数亿元融资,张琨在发布会上举起芯片样品,宣称“自主研发突破国外垄断”。 可同行一眼就看出破绽:那芯片的40个关键技术点,和华为Wi-Fi 6芯片的相似度超过90%,连代码注释里的“海思内部编号”都没来得及删。 有工程师私下吐槽:“这哪是自主研发,分明是换了个壳子的华为芯。” 华为的警觉比想象中更快。2023年初,海思知识产权部发现尊湃的芯片专利申请,竟与公司未公开的技术方案高度重合。顺着线索查下去,聊天记录、邮件备份、代码比对报告堆成了山。 张琨在离职前三个月,就开始用加密软件和团队成员对接,连窃取文件的时间都选在凌晨三点,避开公司的监控系统。 “不是技术防不住,是人心防不住。”华为法务部的人在内部会上红了眼,他们拿出的证据里,有份张琨的笔记,写着“海思的壁垒,就是我们的捷径”。 报警、立案、抓捕,华为的动作快得不留余地。2023年夏天,警方冲进尊湃南京总部时,服务器里还存着未销毁的华为源文件。 张琨试图辩解“只是正常跳槽”,但当检察官展示出他指令员工“拆分技术、伪装开源”的录音时,他沉默了。 那些被他挖走的20名核心员工,有的哭着认罪,有的还在念叨“张总说这是行业潜规则”——他们或许忘了,入职华为时签下的保密协议里,清清楚楚写着“技术秘密,终身守护”。 判决结果公布那天,科技圈炸开了锅。14人获刑,总罚金1350万元,尊湃账户上的9965万元被冻结,公司强制解散,研发资料全部销毁。 小米等投资方的数千万投资打了水漂,当初喊出的“芯片自主化”成了笑话。更狠的是行业黑名单——这些曾握着核心技术的工程师,再也进不了任何像样的半导体公司,有人在朋友圈删光了所有与芯片相关的内容,只留下一句“悔不当初”。 华为的雷霆手段,让整个行业倒吸一口凉气。内部迅速更新了保密协议,加密系统升级到每30秒自动备份日志,连打印机都要扫码留痕。 但更重要的是,这个案子撕开了“挖角即窃密”的潜规则——张琨们以为,带着团队和技术跳槽是“本事”,却忘了知识产权的红线碰不得。 就像海思一位老工程师说的:“我们不怕竞争,但怕偷来的‘捷径’,毁了整个行业的创新底气。” 如今,张琨在狱中看到新闻,华为的Wi-Fi 7芯片已经量产,技术领先行业半年。 他或许终于明白,真正的壁垒从不是一份份文件,而是团队十年磨一剑的积累,是对技术的敬畏,对规则的坚守。 信源:潇湘晨报2025-08-01——罚金1350万!尊湃剽窃华为芯片技术案宣判,14人被判刑

0 阅读:67
烟雨杏花村

烟雨杏花村

烟雨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