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在生活中非常节俭,他使用的都是普通毛笔、砚台,每顿饭也不过四样菜肴。除了龙袍,衣服穿破了就打布丁再穿。 大学生曹振镛也是一个平日每花一文钱都要打算盘的人物,每天道光帝都要召来交流心得。起初,太监们认为皇帝与曹大人在废寝忘食的研究国家大计,结果留心一听原来都是家庭琐事。 一天,道光见曹振镛的衣服上新打了两个补丁,就问他,这两个补丁要多少钱?曹振镛回答,三钱银子。道光一听十分奇怪,怎么我的衣服打两个补丁要五两银子。曹大学士心里明白,肯定是内务府搞得鬼,但嘴上却,皇上的衣服比较考究,所以价格贵。这件事后,道光就开始逼着后宫的皇后妃子们学习针线,衣服破了,就让她们缝补,这样内务府再难从皇帝补衣服上捞取好处了。 但是令道光想不到的是朝中大臣表面极力逢迎他的节俭,但在背地里却靠这个大捞好处。 皇太后要过生日,道光害怕铺张浪费,提前下旨要求节俭办寿,大小臣子只需入宫行礼即可。 圣旨一下,穆相国对道光省钱的意图心领神会,主动向道光汇报,所有万寿节的花销都是臣民的孝敬,不需要花宫内一文钱。 道光听了十分高兴,就下令设一个筹备处,由穆相国主持筹备事宜。 于是穆相国借着筹备万寿节向大小官员勒索孝敬,职位低的100两不嫌少,职位高的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三五十万两也不嫌多。 万寿节办的怎么样先不说,穆相国已经从里面捞了一千多万两的银子了。 道光还不知道的时,因为他的节俭,北京城旧衣铺的破长袍、破褂子、破裤子的价格,已经超过了新衣服。那些平时没有什么油水的小官甚至都买不起,他们只好在自己的新衣服上打两个补丁来显示自己确实很节俭。 道光却认为还是自己的勤俭节约深入人心,其实不过是满朝文武的一场集体作秀罢了。
1923年7月16日,溥仪下令将1000名太监赶出紫禁城,并严令搜查不许他们夹带
【24评论】【8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