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露营致10死,五个家庭天塌了,是野景点自己去的羊倌曾提醒过 2025年8月16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的山沟里,五户人家的欢声笑语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撕碎。 13个结伴露营的大人小孩,最终只有19岁的女孩从洪水里爬了出来,另外10人确认遇难,2人至今下落不明。 事情要从那个看似寻常的周末说起。 这五家人都来自临河区的同一家医院,趁着休息相约进山露营。 他们选的地方叫棺材山,是当地人口中鲜少踏足的野地,山形像口棺材,沟底的河槽看着平坦开阔,常年没水,却藏着要命的隐患。 这里属于东乌盖沟流域,全长57公里的山沟就像个巨型漏斗,上游下的雨会在短时间内汇成洪流,顺着河道猛冲下来。 可这些城里来的游客不知道,只觉得这儿风景原始,适合拍照烤肉。 白天零星下了点小雨,大家查了天气预报,觉得没大碍。 有个放羊的老汉路过,指着阴沉的天色劝他们赶紧走:“后山要下大雨,会发洪水的!” 那会儿帐篷刚搭好,烤肉串的香味正飘着,没人把老汉的话当回事。 老汉在旁边站了会儿,见劝不动,只能摇摇头赶着羊群离开了。 傍晚六点,当地气象局发了山洪黄色预警,手机信号时断时续,这则警告没被他们放在心上。 直到晚上十点,沟里突然传来轰隆隆的水声。 刚开始谁也没在意,可转眼之间,脚踝深的水就涨到了胸口。 有人慌了,想开车冲出去,刚发动的车就被急流掀了个底朝天。 四辆越野车像玩具一样被洪水卷着撞向山石,最后在下游变成扭曲的废铁,零件散落得满地都是。 19岁的女孩刚考完高考,跟着家人来散心。 洪水扑过来时,她下意识抓住身边的气床垫,被裹挟着冲向下游。 腿撞到石头断了,浑身被泥沙和碎石划出一道道血口子,她死死攥着进水的手机,在刺骨的水里漂了不知多久,终于被冲到一片戈壁滩。 借着手机仅剩的电量,她拨通了求救电话,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快来救我们……” 接到报警时,消防队的20名队员带着5辆车冲进山沟。 可现场的情况比想象中更糟,最大降雨量达到201.4毫米,山洪冲过的地方积着半米厚的淤泥,四五米长的大树根都被连根拔起。 无人机飞上天啥也看不清,热成像仪在泥泞里完全失效。 后来又来了700多名救援人员,公安,应急,水利的队伍都来了,大家排成横队,用铁锹和手在泥里一寸寸刨,希望能找到幸存者。 女孩被找到时,体温已经低得吓人,腿上的伤口在泥水里泡得发白。 她躺在急救床上,望着天花板一遍遍问:“我爸妈呢?弟弟呢?” 没人敢告诉她,那些和她一起吃烤肉,拍合影的亲人,可能永远留在了那片山沟里。 这场灾难像面镜子,照出了当下野外露营热潮里的隐忧。 这几年,越来越多人厌倦了人山人海的景区,开始往没人管的野地跑。 类似的事这两年总在发生。 前阵子宁夏中卫,一家人在河滩露营遇到山洪,妻子和孩子被冲走,湖南张家界的深溪河,游客在干涸的河床上搭帐篷,没料到上游下雨导致水位暴涨。 这些出事的地方都有个共同点,看着安全,却藏着自然的“暗箭”。 救援人员在清理现场时,发现营地里还留着没吃完的西瓜,散落的啤酒罐,还有孩子的玩具车。 这些零碎的物件,让人想起灾难来临前的热闹。 有消防员叹气:“要是他们听了羊倌的劝,哪怕提前半小时走,都能躲过这场祸。” 现在,棺材山的沟底还能看到山洪冲刷的痕迹,淤泥里偶尔能捡到被泡烂的帐篷布。 当地已经在山口立了警示牌,拉上了铁丝网,可总有人觉得“危险不会轮到自己”。 野外露营本是件开心的事,可在大自然面前,一点侥幸都可能酿成悲剧。 那些没人管理的野景点,好看的背后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风险。 当地老人的一句劝,手机里弹出的预警信息,其实都是救命的信号。 要是真想去户外,不如选个正规营地,至少那里有巡查员,有避险通道,出了事能及时找到人帮忙。 这场山洪过后,很多人开始讨论,该怎么管好这些野营地。 有人说要在危险地段装监测设备,下雨就自动发警报,有人建议给所有野地划等级,红色区域干脆封掉不让进。 但更重要的,或许是每个人心里那根弦,到了陌生地方,多问问当地人,看到预警别侥幸,毕竟风景再美,也比不上平平安安回家。 现在的棺材山,只有风吹过沟谷的声音。那些消失在洪水里的生命,成了刻在石头上的教训:在自然面前,我们永远该存着份敬畏心。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
露营遇难,选址竟在"棺材山"13个人,5个家庭,周末高高兴兴去露营,选了乌盖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