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吕正操部被包围,战斗激烈,日军越来越多,吕正操迟迟不突围。众人急喊:“再

历史趋势解码 2025-08-20 12:31:31

抗战中,吕正操部被包围,战斗激烈,日军越来越多,吕正操迟迟不突围。众人急喊:“再不突围,就没机会了!”吕正操淡定道:“现在突围,必败无疑,我们再等等。” 标题:抗战中,吕正操部被包围,战斗激烈,日军越来越多,吕正操迟迟不突围。众人急喊:“再不突围,就没机会了!”吕正操淡定道:“现在突围,必败无疑,我们再等等。” 1942年6月,华北平原上的掌史村硝烟弥漫。七百多日伪军将八路军团团围住,敌人越聚越多,弹药越来越少。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众人都在催促突围,但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却反其道而行之,坚持要”再等等”。这个决定到底是智慧还是冒险? 吕正操1904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唐王山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目睹日本军队对家乡的烧杀抢掠,内心充满对侵略者的仇恨。1922年他加入张学良的卫队旅,1923年考入东北讲武堂学习。1937年5月,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吕正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吕正操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1937年10月14日,吕正操在晋县小樵镇主持召开了决定部队前途命运的全团官兵代表会议,决定691团脱离东北军,改编为人民自卫军。这支队伍后来发展成为冀中军区,吕正操担任司令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等冀中抗日军队统一整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成立冀中军区,根据地很快发展到几十个县、人口约700万,军区部队发展到约10万人。吕正操指挥部队灵活运用地雷战、地道战、蘑菇战等新战法,让日军吃尽苦头。 1942年,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调集日军共五万余人,对冀中进行”五一大扫荡”。6月12日清晨5时,冀中机关、部队进驻掌史村。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扫荡,日军采取拉网战术,企图一举消灭冀中根据地。 果然,各路日伪军迅速向掌史村集结。战斗从上午一直打到下午,敌人的兵力从几百人增加到七百多人,把小村庄围了个水泄不通。八路军战士们英勇抵抗,但弹药消耗很快,形势越来越紧张。 下午三点,敌人的攻势达到顶峰。参谋长和其他指挥员都建议立即突围,认为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在那个关键时刻,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吕正操。这位身经百战的指挥员却出人意料地说:“现在突围,必败无疑,我们再等等。” 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有人急得直跺脚。但吕正操有自己的判断。他通过长期的敌后作战经验发现,这七百敌军已经是周围各据点能够调集的全部兵力,不会再有增援了。而且日军有个规律,习惯白天进攻,夜晚会松懈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战斗在继续。到了傍晚六点,正如吕正操所料,敌人的攻势开始减弱。九点钟天完全黑下来后,吕正操果断下令突围。借着敌人打出的照明弹,八路军成功撕开突围口子,全部安全转移。 这次掌史村突围战,八路军2000人安全突围,仅伤亡46人,而消灭日伪军500余人,创造了1比10的辉煌战绩。这场战斗成为平原游击战史上的经典战例,充分体现了吕正操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新中国成立后,吕正操任铁道部副部长、部长等职,为中国铁路交通事业呕心沥血。他主持建设了成渝、天兰、宝成等重要铁路,特别关注青藏铁路建设。晚年的吕正操经常说:“我一辈子就做了三件事: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 2009年10月13日14时45分,吕正操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他是最后一位去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上将。回顾这位老将军的传奇一生,掌史村那个”再等等”的决定,至今还在启发着后人:真正的智慧往往来自于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内心的沉着冷静。 在那个生死攸关的时刻,吕正操的”再等等”体现了一位优秀指挥员的战略眼光和过人胆识。你觉得在危急关头,是应该果断行动还是冷静等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探讨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0 阅读:2598

评论列表

静悄悄的懒洋洋

静悄悄的懒洋洋

6
2025-08-20 20:54

“八路军2000人安全突围,仅伤亡46人,而消灭日伪军500余人,创造了1比10的辉煌战绩。”再看前文“果然,各路日伪军迅速向掌史村集结。战斗从上午一直打到下午,敌人的兵力从几百人增加到七百多人,把小村庄围了个水泄不通。”七百包围二千,牛。下次写文用点心好吗?

foxwu 回复 08-20 21:17
你看来不懂中文,文中写的很明白,村里有大量机关人员,那是没武器没战斗力的

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3
2025-08-21 04:40

重要的开头写两遍,朋友你是来骗稿费来的吧?

用户10xxx97

用户10xxx97

2
2025-08-21 08:44

还想赚稿费?白废!2000多人,杀敌500,敌人只有200多,还突围?指挥官不会是吕正操!这样的大才只有小编才配。

猜你喜欢

历史趋势解码

历史趋势解码

预测历史趋势,揭示背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