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一生捧着“匡扶汉室”的执念,却至死没正眼瞧过刘备——这事儿细想起来,

周东朗说历史 2025-08-20 15:59:36

荀彧一生捧着 “匡扶汉室” 的执念,却至死没正眼瞧过刘备 —— 这事儿细想起来,藏着汉末最扎心的政治逻辑。

有人说他傻:刘备姓刘,打着 “兴复汉室” 的旗号,这不正是荀彧要的吗?可在荀彧眼里,这账根本不能这么算。

他要的 “汉”,是许昌城里那个傀儡汉献帝代表的正统,是 “君君臣臣” 的礼制秩序。哪怕献帝是曹操的提线木偶,人家也是法理上的天下共主。而刘备呢?早期不过是个 “三无产品”:没地盘,没朝廷认证的名分(所谓 “皇叔” 根本没官方盖章),身边除了关张几乎没像样的人才。更关键的是,刘备再喊 “兴复汉室”,本质也是割据一方的军阀 —— 就像袁术敢称帝,袁绍想另立天子,在荀彧看来,都是在拆汉朝的台。

荀彧选曹操,哪是看上曹操本人?他是把曹操当成了 “借壳上市” 的工具。曹操能 “奉天子以令不臣”,能以汉朝中央的名义收拾各路诸侯,这才符合荀彧 “先平乱世,再还政汉室” 的剧本。他出身颍川荀氏,累世汉臣,家族的根早就扎在汉朝的官僚体系里。跟着曹操,他能当尚书令,主持朝政,用朝廷的资源办事;真跑去跟了刘备,不过是个地方军阀的幕僚,还得背上 “背叛天子” 的骂名 —— 这对信奉 “正名” 的儒家士族来说,比死还难受。

可惜啊,工具最终成了主人。当曹操要称魏公、加九锡时,荀彧才惊醒:自己亲手打磨的刀,终究要砍向自己守护的汉室。他不能像贾诩那样随波逐流,也拦不住曹操的野心,只能用死亡给理想殉葬。

陈寿说 “彧死而汉亡”,真没错。等他在寿春的寒夜里闭上眼,汉朝最后的精神支柱就塌了。这时再问 “为什么不选刘备”,早已没了意义 —— 他守护的那个 “汉”,已经跟着他一起死了。

你们觉得,如果荀彧活到刘备称帝后,会怎么看这个 “蜀汉”?

0 阅读:80

猜你喜欢

周东朗说历史

周东朗说历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