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咱们解放军的铁拳会首先打台湾省,但最近越来越觉得我们海军的第一个铁拳方向原来是冲绳。以辽沈战役为比喻,台湾省就像解放战争中的长春,冲绳就像锦州。先打台湾省是拉尾巴的方法。不在关键上,先打冲绳是卡脖子的方法,彻底逆转了西太平洋的局面。 8月初,美国防部证实,原部署在冲绳的第3海军陆战队远征旅正式缩编为“濒海作战团”,并将9000名美军移防至关岛。这则看似技术性的军事调整,却在西太平洋掀起波澜。 从战术布局到战略重心,从岛链防线到台海态势,冲绳,正从一个“后方仓库”变成中美对峙的正面战场。 而这一次,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投向那片距台仅600公里的岛屿群——冲绳,不只是日本的南端,更可能是整个第一岛链的“命门”。冲绳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它越来越像一个新的答案。 冲绳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战略分量。从地图上看,它像一把横亘在东海之上的锁匙,控制着中国海军进入太平洋的所有通道。 嘉手纳空军基地,是美军在东亚最大的空军集群,普天间基地则是美陆战队的亚太中枢。宫古海峡、与那国岛、石垣岛,构成了美日联合封锁台海的“锁链”节点。 正因如此,冲绳不仅是日本的军事要塞,更是美国遥控西太平洋的前沿跳板。但这个跳板,正在松动。 2024年美军大规模从冲绳撤军,一方面是对当地反美情绪的妥协,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美国在第一岛链的战略焦虑。 冲绳面积仅1200平方公里,70%是山地丘陵,无法支撑大规模纵深防御,海空力量虽强,但一旦遭遇东风-21D、东风-26这类“航母杀手”,其所有基地瞬间暴露在火力覆盖之下。 嘉手纳不是堡垒,更像是靶场。这种结构性脆弱,令美军不得不将更多力量后撤至关岛,试图构建“第二岛链防御圈”。说白了,美国自己也知道,冲绳守不住。 在这个背景下,冲绳的法理地位问题再次被端上台面。琉球群岛从来不是日本本土的一部分。 1895年日本吞并琉球是通过“琉球处分”强行实施,战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主权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四大岛,琉球并不在列。而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 美国擅自将琉球“托管”,并在1972年“归还”给日本,这一过程未经中国同意,根本不具有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多次重申,“琉球地位未定”。这不是历史“旧账”,而是现实“可用性”。 冲绳长期以来是美日军事同盟的象征,但它从未真正成为日本社会的“共识”。驻日美军犯罪率在冲绳居高不下,2023年仅性侵事件就上升至近十年新高,引发数万人抗议游行。 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多次要求美军撤出普天间基地,甚至公开表示“冲绳被日本政府当作弃子”。这种中央与地方的撕裂,为冲绳的“非日本性”提供了现实土壤。 一旦战争爆发,冲绳可能成为“日本不想保,美军保不住”的战略灰区。如果说台湾是中美博弈的焦点,那冲绳就是决定胜负的支点。 类比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台湾像是国民党苦守的长春,攻坚难度大,代价高,国际干预风险极高。而冲绳,则像是锦州,一旦突破,整个东亚战局将像多米诺骨牌般崩塌。 1948年锦州一役,直接切断了东北国军向南撤退的通道,使得长春、沈阳陷入孤立。今天若冲绳被控制,美日对台支援路线将被彻底掐断,台岛变成“无后援孤岛”。 这就是“卡脖子”与“拉尾巴”的区别。军事上,中国海军已具备远海作战能力。辽宁舰、山东舰接连突破第二岛链,2025年初更在硫磺岛以东完成实弹演练。 火箭军则通过东风系列导弹构筑区域拒止网,直接威慑关岛前沿。轰-6K搭载空射巡航导弹覆盖冲绳、关岛已成例行训练。 若冲绳成为第一目标,解放军并不需要发动全面登陆,仅通过海空制压即可实现“战术隔离”,将其变成一座“孤岛基地”,丧失作战价值。 更重要的是,这一打击不只是军事上的胜利,而是战略上的主动。一旦冲绳控制权易手,美日岛链体系将出现决定性裂口。 日本所谓“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说法,本身就与《联合国宪章》敌国条款抵触。日本作为战败国,其军事对外行动仍受到法律限制。中国若在冲绳采取反制措施,具备充分的法理依据。 从现实看,美军将重心转向关岛,实际已是对冲绳“弃守”的默认。岛链破裂,东南亚国家也将重新评估对美依附性,整个西太平洋的权力结构将发生根本变化。 这不是一场局部战役,而是一次区域重构。历史的回音不可忽视。 琉球曾是中国的藩属国,19世纪末被日本吞并,百年过去,今天中国海军舰队已能在宫古海峡自由穿行,历史的周期律正在回归。从“门户失守”到“海权回收”,冲绳成为这一周期的关键节点。 谁控制冲绳,谁就控制了西太的舆论制高点、军事制高点与外交制高点。也正因此,很多人开始重新思考:如果真正想让台海问题失去外部支撑,那第一拳不一定打在台北,而可能打在那霸。
日军为何要侵略南洋?正是因为中国坚持抗战,让日本无路可走了!你猜怎么着?194
【1评论】【11点赞】
策马扬鞭
哪有什么冲绳,只有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