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杨开慧牺牲前,抱着毛岸英轻声说:“我没有其他话留给你们,如果你们将来

理大国迷雾 2025-08-21 18:19:21

1930年,杨开慧牺牲前,抱着毛岸英轻声说:“我没有其他话留给你们,如果你们将来能够看见你们的爸爸,就对他说,我没有做对不起党的事情,我非常想他,只是我不能帮他了,望他能够多保重……” 1930年11月14日的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秋风肃杀。杨开慧站在刑场上,脸上带着受刑后的伤痕,却神情自若。 当天她特意换上了崭新的白上衣、蓝布裙和雪白的袜子,仿佛不是走向死亡,而是去参加一场庄严的仪式。 枪声响起,这位29岁的母亲倒在了血泊中。她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对儿子说的最后一番话,会对毛主席以及毛岸英有多大的影响。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与妻儿匆匆告别,前往井冈山领导革命斗争。谁都没有想到,这次分别竟成了永别。 杨开慧带着三个孩子留在长沙板仓一带坚持斗争。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她早已预感到危险临近。 1929年,杨开慧怀着沉重的心情给堂弟杨开明写信托孤:“如我遭遇不测,我的小孩和母亲麻烦您多照顾……” 1930年10月24日晚,恰逢毛岸英八岁生日,杨开慧和儿子以及保姆陈玉英不幸被捕。 在狱中,敌人对杨开慧动用酷刑,皮鞭、木棍、水牢等各种刑罚轮番上阵,多次将她折磨得昏死过去。 面对敌人的酷刑,杨开慧毫不屈服,她坚定地告诉敌人:“牺牲我小,成功我大,要我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杨开慧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孩子。她抱着毛岸英轻声嘱咐:“我没有其他话留给你们,如果你们将来能够看见你们的爸爸,就对他说,我没有做对不起党的事情,我非常想他,只是我不能帮他了,望他能够多保重……”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押往刑场。临刑前她慷慨就义,她留下的最后话语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我死不足惜,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刽子手姚楚忠后来回忆,当时朝杨开慧打了两枪,她应声倒地但并未立即死亡。 几小时后,姚楚忠奉命返回刑场补枪,发现杨开慧“匍匐在草地上,血迹浸透了枯草,嘴里含满了泥沙,两只手也深深地嵌入了泥土中”。 杨开慧的牺牲异常惨烈。就义时,她年仅29岁,正值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杨开慧牺牲后,遗体被连夜运回板仓,安葬在自己的家乡。 在出殡时,发生了令人心碎的一幕:三岁多的毛岸龙向棺材爬去,哭喊着:“我要和妈妈一起睡!”在场者无不痛哭流泪。 只是令毛岸英没想到的是,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都未能见到父亲,更无法将母亲的遗言告知父亲。 直到1945年末,毛岸英从苏联学成回国,终于回到了父亲毛泽东身边,这是父子俩相隔19年后的重逢。 毛泽东欣喜万分,但很快就不安地问起了关于杨开慧的事情。他第一句话问的是:“你妈妈走前都说了什么?”   毛岸英状态昏暗下来,悄声回答:“妈妈要我告诉你,她没有做一件背叛党和背叛爸爸的事情,她永远都爱爸爸。” 当毛泽东听到这番等待了十五年的遗言时,不禁泪如泉涌。他悲痛地说:“是我对不起你妈妈,她是为了我去的,我对不起她……” 毛主席曾多次感慨:“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毛主席一生都怀念着杨开慧。1957年,他给杨开慧的生前好友李淑一回信时,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第一句就是“我失骄杨君失柳”7。 有人曾问毛主席“骄杨”是什么意思,毛主席解释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可遗憾的是,由于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导致毛岸英最终也没能亲眼看到父亲听到母亲遗言时泪流满面的场景…… 参考资料: 人民网:2021-05-14:杨开慧:“牺牲我小,成功我大”

0 阅读:82

猜你喜欢

理大国迷雾

理大国迷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