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网友把原因归为“非升即走”,导致的巨大压力。而按高校的人才管理、评价措施,他的压力恐怕不“非升即走”,“非升即走”往往针对的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如果评不上副教授将淘汰,而评上副教授,则获得终身教职(长聘)。他已经从助理教授聘为副教授。
至于副教授到教授,这一阶段,则不再实行“非升即走”,如果继续实行,是违背“非升即走”的基本原则的。“非升即走”的目的,是前期(5-6年)对新入职教师进行严格考核,通过考核获得终身教职后,则延长考核周期,给教师更大的自主空间,鼓励其进行感兴趣的学术研究。
当然,也有学校对引进的副教授实行“非升即走”,而这一做法值得商榷,会影响到人才引进,以及加剧内卷。
因此,此事更应该追问的是,高校对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是不是还实行严格的短周期考核,是否在切实推进破除唯论文、唯项目、唯帽子的评价改革,这些评价既加剧办学的功利化,也让所有教师都受困于功利化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