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岔气了!上海虹桥开往大连北的高铁上,俩男孩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便趁着妈妈上厕所间隙打架,全程一声不吭,只动手不动嘴,要不是干仗动静太大,周围乘客甚至都没发现,网友:开振动打架模式,做有素质宝宝! 后浪视频 2025年8月19日报道,高铁二等座车厢,一位女乘客正在座位上打盹。突然前排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她睁眼一看,两个七八岁的男孩正扭打在一起。 最让人意外的是,这俩孩子打得激烈却没发出任何声音。拳头挥舞,身体扭动,脸都憋红了,愣是咬牙不吭声。要不是动作幅度太大,周围乘客根本发现不了。 女乘客后来回忆,当时她都看傻了。两个孩子像在演默剧,一个抓住另一个的衣领,另一个则用力推搡,彼此较着劲儿,谁也不服谁。 更离谱的是,打了好几分钟,家长竟然不在。原来孩子妈妈去了洗手间,把两个娃留在座位上。可能是相看两厌,妈妈前脚刚走,后脚就开打了。 周围几位乘客也注意到了这一幕,但谁都没出声制止。一来不好管别人家的孩子,二来这俩娃虽然在打架,但确实没影响到其他人休息。 有位大爷还偷偷拿出手机录像,估计是想发朋友圈。旁边的阿姨则捂着嘴偷笑,大概是想起了自家孙子的调皮样子。 几分钟后,孩子妈妈终于回来了。看到两个儿子扭打在一起,她快步上前把他们分开,一人按在一个座位上。 妈妈的处理方式也很有意思,没有当众训斥,也没有大声责骂,只是让两个孩子分别坐好,各自冷静。显然她也知道这是公共场合,不能让场面失控。 这个视频被发到网上后,评论区炸开了锅。有网友调侃这是"振动模式打架",还有人说这是"有素质的熊孩子"。 其实仔细想想,这事儿挺有意思。现在的孩子虽然调皮,但公德心教育还是有效果的。知道在高铁上不能大声喧哗,即使打架也要控制音量,这种"自觉"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当然打架肯定是不对的,解决矛盾应该用更文明的方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至少说明现在的家长在培养孩子公共场合行为规范方面下了功夫。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坐火车的经历。那时候车厢里可热闹了,小孩哭闹、大人聊天,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现在的高铁安静多了,大家都很自觉地保持安静。 这种变化背后,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连小孩子都知道在公共场合要照顾他人感受,这是好事。虽然方式有点特别,但起码意识是对的。 有意思的是,这件事也反映出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些特点。妈妈的处理方式很克制,没有因为孩子打架就失态。这种冷静的教育方式,比当众发火效果要好得多。 网上还有人分析,这两个孩子可能是双胞胎或者年龄相近的兄弟。这个年龄段的男孩精力旺盛,又处在争强好胜的阶段,打架很常见。关键是家长怎么引导。 从视频来看,虽然妈妈暂时离开了,但平时的教育还是起作用了。孩子们知道分寸,打架归打架,不能影响别人。这种底线意识很重要。 当然也有网友担心,这种"静音打架"会不会憋出内伤。毕竟正常情况下,疼了就该叫出来。但转念一想,小孩子打架能有多大力气,估计也就是推推搡搡的程度。 这件事给家长们提了个醒,带孩子出门要时刻注意。特别是在密闭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其他乘客。 不过话说回来,比起那些在高铁上大声哭闹、到处乱跑的熊孩子,这俩"静音打架"的娃已经算是相当有素质了。至少他们知道什么是公共场合的基本礼仪。 你家孩子在公共场合是什么表现?遇到过类似的趣事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咱们一起聊聊现在的孩子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信息来源:后浪视频 2025年8月19日
笑岔气了!上海虹桥开往大连北的高铁上,俩男孩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便趁着妈妈上厕所间
玉尘飞啊
2025-08-22 10:01:16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