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无私到什么程度!法国一男子来到中国40年时间,竟然无偿资助了70多位中国

语蓉聊武器 2025-08-22 12:20:13

一个人能无私到什么程度!法国一男子来到中国40年时间,竟然无偿资助了70多位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而他提出的唯一要求,竟然是,他所资助的学生,学有所成后必须回到中国! 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学生档案室里,有本蓝色封皮的笔记本,纸页都泛黄了。 最后一页写着行小字:“第73个,王磊,巴黎高等师范,2003年9月赴法。” 这是让・德・米里拜尔去世后,学生们整理他遗物时发现的,里面记着四十年来他资助的每一个中国学生的名字,还有密密麻麻的备注——谁怕冷要多带件毛衣,谁法语听力弱要多听磁带。 没人能想到,这本磨破了角的笔记本,主人是法国贵族后裔。 他爷爷是一战时法国空军的缔造者,父亲是二战空军司令,家里古堡的书房里,摆着戴高乐亲笔签名的照片。 可1939年二战爆发时,20岁的他扔了家族安排的军官学校录取通知书,扛着枪上了战场。 法国投降后,他成了战俘,在德国的工厂里扛了四年钢板,手臂上留着被机床烫出的疤。 1944 年法国解放那天,他在战俘营的墙上刻了句话:“和平不是等来的,是要有人搭桥。” 后来他真的成了 “搭桥人”。 25 年里,他跑了 53 个国家,在印度学过梵文,在巴西种过咖啡,却在非洲赞比亚的工地上,被一群中国工程师打动 —— 当时中国刚熬过三年困难时期,却给赞比亚无息贷款修铁路,工程师们啃着窝头画图,说 “都是穷国家,该帮一把”。 “这个国家有意思。” 他跟同行的记者说。 1968 年,他揣着本《论语》去了香港,在浸会大学找了份教法语的工作,白天上课,晚上就揣着字典去茶餐厅,跟跑堂的学粤语,字典被翻得掉了页。 有次为了搞懂 “仁” 字的意思,他追着一位老先生问了三条街,最后老先生给他写了张纸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976 年,中法互换教师的消息传来,57 岁的他第一个报了名,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叫 “米睿哲”。 到西安那天,他穿了件灰色风衣,手里拎着个大箱子,打开一看,全是法语磁带和语法书 —— 他听说西安外国语学院缺教材,特意从巴黎扛过来的。 第一周上课,他就发现不对劲。 法语系的教室里,老师拿着课本领读,学生们扯着嗓子跟,连个录音机都没有。 第二周,他托香港的朋友买了 15 台录音机,直接搬到系办公室,说 “以后早读用这个练发音”。 年底学校要给他发工资,他让翻译转告校长:“把钱换成字典,学生们更需要。” 他在西安住的那间 60 平米宿舍,成了 “留学生中转站”。 墙角堆着给学生准备的行李箱,书架上摆着从法国寄来的招生简章。 1988 年冬天,陕南来的学生刘芳没钱买机票,他揣着存折去银行,取了自己半年的退休金,还塞给她个布包,里面是件羊毛大衣:“巴黎比西安冷,我年轻时候在那儿待过。” 学生们说,让先生的宿舍总亮到后半夜。 有回半夜三点,邻居王阿姨起夜,看见他屋里还亮着灯,窗户上映着他弯腰写字的影子 —— 后来才知道,他在给法国的大学写推荐信,怕打字机吵着人,就一笔一划地手写,信纸边缘都写满了备注:“该生研究明史极有天赋,请多关照。” 他不光管学生出国,还迷上了中国的老学问。 60 岁那年,他跟着西安城里的老中医杨老先生学把脉,笔记本上画满了经络图,旁边标着法语注释。 有次为了弄明白 “气” 的意思,他跟着杨老先生去终南山采药,在山里迷了路,半夜才摸回来,鞋上全是泥,却举着颗刚挖的天麻笑:“原来这就是治头痛的药!” 后来他写《简明中医外科学》,光请教笔记就记了三大本。 1997 年 6 月 18 日,他拿到陕西省第一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证,那天特意穿了件中山装,骑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跟街坊们炫耀:“你们看,我也是西安人了!” 有人说,这法国人太傻,放着贵族日子不过,跑到过来遭罪。 可那些被他资助过的学生,现在有的在航天领域搞研究,有的在大学里教法语,有的像杨晨光一样治病救人。 他们都记得,离开法国那天,让先生在机场说的话:“我在西安等你们,带本事回来。” 就像当年白求恩带着手术刀来中国,让・德・米里拜尔带着他的笔记本,在异国他乡搭了四十年的桥。 桥那头,是七十多个回国的身影;桥这头,是他用一辈子写就的答案 —— 无私这两个字,从来不分国界。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162

评论列表

楚天龙吟

楚天龙吟

3
2025-08-22 14:04

这国际友人是中国人的魂跑到国外去投胎,后来终于找到了归属,回家了!敬礼!

用户37xxx54

用户37xxx54

2
2025-08-22 14:06

所以他是贵族

chen

chen

2
2025-08-22 14:01

[赞][赞][赞]

猜你喜欢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