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客表示,在中俄印机制中,印度必须占据强势地位! 8月22日,根据外媒报道,印度执政党人民党成员萨维奥·罗德里格斯表示,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领导下的外交政策“基于国家利益,而非外部压力”。 印度向美国传递的信息很明确:印度不是一个交易型的玩家,而是文明强国。这番表态看似彰显印度的外交自信,实则折射出该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深层焦虑——面对美国近期挥舞的制裁大棒。 印度试图以“文明强国”的身份定位对冲现实压力,却在“战略自主”的理想与“骑墙求生”的现实中暴露出难以调和的矛盾。 罗德里格斯的强硬声明并非空穴来风。就在一个月前,北约秘书长吕特向印度发出赤裸裸的威胁:若新德里不配合美国施压俄罗斯停火,将面临“二级制裁”甚至100%关税惩罚。 这种霸权逻辑直接戳破了西方对印度的“特殊优待”幻象——俄乌冲突初期,印度凭借美国默许低价购入俄油转售欧洲赚取差价时。 曾被美方誉为“战略自主”典范;而今特朗普政府一纸“50天停火通牒”,却让印度突然从“例外”沦为“靶子”。 更让印度愤懑的是西方的双重标准:欧盟2024年从俄进口化石燃料高达219亿欧元,土耳其稳坐俄石油产品最大买家交椅。 却要求其他国家切断俄能源贸易,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做派被印度外交部发言人痛斥为虚伪。制裁威胁直击印度经济命门。 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印度85%的能源依赖进口,其中俄油占比达40%。若屈从美国压力放弃俄油,国内能源价格将飙升并引发连锁通胀; 若继续采购,则面临出口受限、资金外流等制裁冲击。尤其美国市场占印度出口总额18%,汽车、纺织品等行业近百万岗位将岌岌可危。 更棘手的是,印度60%的国防装备依赖俄制武器,从S-400防空系统到T-90坦克的零部件供应若被制裁切断,军队现代化进程将严重受阻。 这种“能源安全”与“经济安全”的两难,迫使印度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俄的合作价值。被逼至墙角的印度,终于想起尘封多年的中俄印合作机制。 该机制自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停摆,如今却因美国压力意外迎来转机。俄罗斯始终积极推动重启,俄副外长鲁登科7月证实三方磋商已启动; 中国也展现建设性姿态,不仅支持机制恢复,更与印度实现关系破冰。7月中旬,印度外长苏杰生时隔五年访华,公开定义中印为“发展伙伴而非竞争对手”。 双方就恢复直航、互派记者、稀土贸易等达成务实共识。对印度而言,三方机制既能保障俄油供应稳定,又可借中俄平衡西方压力,堪称绝地求生的战略筹码。 尽管挑战重重,三国合作仍具现实基础。经济互补性构成共赢内核:俄罗斯能源储量丰富,中国制造业体系完备,印度消费市场庞大。 2025年1月印度信实工业与俄油签署的十年期原油协议,正是通过中印管道实现规避制裁的典型案例。 金融合作也在突破美元霸权:中俄本币结算覆盖76%双边贸易,三国央行正试点黄金支持的多边结算机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连接110国。 若印度能搁置“势力范围”执念,三方完全可在能源安全、反恐协作、全球治理等领域取得突破:构建“中俄管道+俄印海运”能源联盟,在G20框架下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共建绿色技术示范区。 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合作需要诚意,对抗没有出路。” 参考资料:重新“拥抱”中国 这次印度会有几分“真心”? 2025-08-20 19:57·看看新闻
印度现在全国上上下下都已经懵了!建国这几十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西方集团面目如此狰
【156评论】【1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