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古装神话剧《西游记》拍摄结束后,导演杨洁将剧中的白龙马送到了无锡影视基地安度晚年,可多年之后,白龙马的遭遇让杨洁导演痛心不已。 《西游记》开拍初期,寻找一匹符合剧中形象的白龙马成了摆在杨洁导演面前的一大难题。当时剧组资金紧张,条件艰苦,想要找到一匹既外形出众又能适应各种拍摄环境的白马谈何容易。 剧组一开始在湖南沙市找到了一匹白马,并连夜运到张家界赶戏。可是这马又小又矮,根本就不是杨洁心中“龙王三太子”的样子。拍摄不能暂停,他们无奈之下拍了一匹棕色的马刷成白色的马继续拍摄。但是海南一热,马儿就成了“斑马”。 直到开拍的第二年,转机出现了。在拍摄 “弼马温天河牧马” 这场戏时,剧组来到了内蒙古锡林浩特,这里正是北京军区骑兵部队所在地。 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剧组邂逅了众多骏马,其中有一匹马让杨洁导演眼前一亮。这匹马个子不大但样子漂亮,脾气温顺、通晓人性,它就是后来的白龙马。 这匹马原本是内蒙古军区某骑兵团长的心爱坐骑,杨洁导演苦苦哀求,团长才同意割爱。不过,由于白龙马是一匹军马,部队不能将它向外租借或出售,为了能让它加入剧组,只能将它开除军籍,以 800 元的价格卖给了杨洁导演。 自 1983 年加入剧组,白龙马便跟着剧组转战南北,长途时坐火车,它和道具服装在一起被放在皮车厢里,短途则被装进卡车。 在九寨沟拍摄盘丝洞的剧情时,为了追求真实的效果,杨洁导演让师徒四人从瀑布顶上走过。由于山坡的路常年被水冲刷,又湿又滑,人走在上面都容易摔跤,对于四个蹄子的白龙马来说更是艰难。 但即便如此,白龙马在演员的牵引下,还是勇敢地走上了瀑布。然而,在上坡的过程中,意外发生了,白龙马的蹄子突然侧滑,一下掉进了一旁的山沟中。 两位养马师傅见状,立刻跳进去拉它,可在如此险峻的地形下,想要救出白龙马谈何容易,工作人员数次努力都失败了。 幸亏当时有一位懂马性的牧民游客,他上前先把马鞍卸下来,然后安抚白龙马让它休息一会,最后大家齐心协力,才终于把白龙马救了上来。 还有一次在苏州拍摄时,白龙马不小心摔进水沟,被笨重的马鞍卡住,它在水中几经挣扎,最终无助地倒在地上。剧组人员发现后,赶忙将它救起,可它还是受了伤。 在拍摄三打白骨精那场戏时,需要过冰河,冰水刺骨,白龙马在水里走了八趟,腿抖得像筛子,但它依旧坚持了下来。 从 4 岁到 8 岁,唐僧的演员前后换了 3 个,而白龙马却始终坚守岗位,从未缺席任何一场拍摄,它的忠诚和敬业令人动容。 1986 年,《西游记》终于杀青,剧组解散,演员们各奔东西,而白龙马的去留成了问题。由于它已经退役无法回到军队,杨洁导演为了妥善安置它,多方联系,最终无锡影视基地表示可以收养白龙马。 当时基地的工作人员也信誓旦旦地保证,会让白龙马 “住单间、吃小灶、享受退休干部的待遇”。 可现实却并非如此。随着《西游记》的热播,无锡影视基地为了发展旅游业,开始对外开放。从此,本以为可以安享晚年的白龙马的噩梦来了。它被挂上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 “《西游记》中的白龙马”,成为了景区吸引游客的 “摇钱树”。 只要游客出钱,就可以跟它合照,出钱更多的话,还能骑着它在景区里遛一圈。它每天都要超负荷工作,白天被游客折腾,晚上则只能住在散发着恶臭味的马厩里,吃着最廉价的干稻草。 1995 年,杨洁导演心中一直惦记着白龙马,于是前往无锡影视基地探望它。 它的身上脏兮兮的,毛发干枯打结,旁边的食槽里是一些劣质的草料,它在吃草的时候,还被旁边的棕色大马一脚踢开,受尽欺侮。 杨洁导演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她转身质问基地的工作人员:“这就是你们说的好好照顾?它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然而工作人员却满不在乎地狡辩道:“它一直住单间、吃小灶,退休干部待遇呢!这么大岁数的马了,能活着就不错了。” 杨洁导演愤怒不已,但她也知道,仅凭自己的愤怒无法改变现状,她只能哽咽地恳求工作人员:“求你们了,一定要照顾好它,它为《西游记》付出了太多。” 可工作人员对此却不以为然。 1996 年,杨洁导演在无锡唐宫拍摄《西施》时,又一次去找寻白龙马的踪迹。这次,她发现白龙马和一大群马养在一起,它被挤在角落里,连食槽都挤不进去,只能吃着其他马剩下的草料。 看到此情此景,杨洁导演再次潸然泪下。杨洁导演想要帮助白龙马,她试图找剧组老演员帮忙,也找过电视台,想申请特殊经费来改善白龙马的生活,但都没有成功。 她自己刚退休,拿着微薄的退休金,住在单位的老房子里,也没有能力将白龙马接走妥善安置。 最终,杨洁导演只能无奈地再次离开,她在离开时,一步三回头,看着白龙马的眼神中充满了不舍和愧疚。 1997 年,传来了白龙马离世的消息。它在无人看护的马厩中孤独地死去,死后甚至无人安葬,遗体被草率地处理,具体位置也无人知晓。曾经在荧幕上陪伴我们走过无数欢乐时光的白龙马,就这样凄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当甄嬛戴上如懿的旗头好美啊!如懿传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