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查了一下四哥注册的品牌 不查不知道,一查真佩服了,还是几年前注册的,真是有预见性! 谁没经历过把娃扔在老家、夫妻挤在外地出租屋打工的日子啊?四哥和小英子以前就是这样,我看他们早期视频时都忍不住叹气:这不就是当年的我吗?四哥那时候干的是平车相关的活,每天踩着踏板重复加工材料,手上磨出茧子都不敢停,赚的钱全寄回家给娃交学费、买奶粉。本来想一直干到娃上小学再回去,结果每天跟娃视频,娃怯生生喊“爸妈”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郁闷,说实话,这种“骨肉分离”的苦,没经历过的人真不懂。 后来也是巧了,四哥刷视频时无意间刷到别人拍的农村日常,突然就动了心思:“咱们老家的生活也挺有意思,要不试试拍?”跟小英子一商量,两口子居然真的辞了工回四川老家了。记得他们说过,第一次拍视频特别搞笑,想拍煮腊肉,手机架在灶台上没固定好,火一大会儿镜头就被熏模糊了,剪出来自己都笑到不行,想着“随便发了吧,没人看也没事”,结果居然有几百个赞,还有人评论“想看你们老家的腊肉怎么做”,当时他俩都喊“太棒了!”,这起步真的太意外了! 四哥和小英子刚开始拍视频时,真没啥大目标,就是今天拍煮腊肉、明天拍去地里摘菜,没想到就因为够真实,慢慢吸引了人。四哥的账号先火起来,每天新增粉丝都在涨,后来居然到了几百万;小英子的号也跟着更,粉丝也过了百万,说实话,这种“被关注”的感觉,换谁都会有点兴奋吧?粉丝也特给力,看视频会留言“英子做的菜看着就下饭”“四哥跟爸妈互动真暖”,慢慢就有了固定的粉丝群,那时候看他们视频,总觉得“这日子过得真巴适”。 不过好景不长,大概过了两年吧,平台突然改了流量规则,之前靠短视频日入几千甚至上万的日子没了,好多博主直接崩溃,有的干脆停更了。我当时还想“四哥他们会不会也放弃?”,毕竟那时候好多人都转去直播卖货了。结果没想到,四哥之前就趁势搞了自己的腊肉品牌,视频里会拍选肉、熏制的过程,粉丝本来就信他们,买的人还挺多,这波操作真的太明智了!反观小英子,本来想跟着转直播,但后来发现娃没人管,作业没人签字,干脆就把重心放回家庭了,说实话,事业和家庭要平衡,真的太难了。 这两年四哥家的娃越来越多,也慢慢长大了,之前的老房子明显不够住,有时候亲戚来串门,连个多余的房间都没有,只能打地铺,想想都觉得不方便。而且跟四哥同期做自媒体的朋友,早早就盖了新房,每次看到别人晒新房,四哥心里肯定也有点想法,毕竟谁不想让家人住得舒服点呢?本来他都跟施工队问了大概的方案,想着“雄起!今年就把房盖了”,结果一跟爸妈提拆老房,就卡壳了。 这套老房是四哥爸妈当年起早贪黑建的,那时候没什么钱,爸妈一边种玉米、一边打零工,攒了好几年才盖起来,墙上还贴着四哥小时候得的奖状,房梁上挂着爸妈舍不得扔的旧农具。四哥说,他跟爸妈提拆房时,老两口没骂他,就是盯着房梁半天没说话,他瞬间就郁闷了——别人说“物件用久了就有感情”,这老房哪是物件啊,是爸妈一辈子的心血!所以他现在特别纠结,视频里说“想盖房又怕爸妈伤心”,我看了都替他犯难,这种“想孝顺又想改善生活”的矛盾,估计很多人都遇到过吧? 总之,想改善生活,又想孝顺,这确实二难,小编觉得还是体谅一下他吧#四哥的小店# #四哥日记#
刚刚查了一下四哥注册的品牌 不查不知道,一查真佩服了,还是几年前注册的,真是有预
马路说事阿
2025-08-24 13:21:28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