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有一本令满朝文武都害怕的《百官行述》,就连皇子皇孙都恨不得将其毁掉

运赛过去 2025-08-25 11:25:23

《雍正王朝》里有一本令满朝文武都害怕的《百官行述》,就连皇子皇孙都恨不得将其毁掉,这样的东西,历史上真的有吗? 康熙皇帝在位61年,前期还挺强势,平三藩、收台湾啥的干得风生水起,可到晚年,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了,下面官员就开始玩猫腻。国库银子只剩800万两,这么大个帝国,遇到灾荒啥的根本扛不住。官员们互相送礼,拉关系网,升官全靠这套。吴存礼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这家伙不是靠本事爬上去的,全凭银子铺路。 历史上,他的贿赂清单就跟电视剧里的《百官行述》差不多,牵扯一大堆人,让雍正上台后拿来当反腐利器。吴存礼,汉军正红旗出身,本名吴存礼,字谦之,号立菴,生在1650年代左右,具体出生年月没准儿,但从他的官职轨迹看,起步是贡生,当过直隶广宗和清苑的知县。康熙三十五年升通州知州,四十八年调江西按察使,四十九年当四川布政使,同年十月升云南巡抚。五十三年底母忧守孝,隔年十二月出任江苏巡抚,康熙六十一年暂管两江总督印,到雍正元年三月被革职。 这官路走得顺溜,但背后全是银子砸出来的。清朝官场那时候,俸禄低得可怜,七品知县一年才45两银子,督抚也就155到180两,扣除开销,基本存不下啥钱。可吴存礼送出去的银子高达44万3000多两,这得贪多少才能凑齐啊?据他家人王国玺供出的清单,收礼的人有227个,涵盖大学士、督抚、康熙的皇子们、甚至宫里太监。大学士张鹏翮收了1000两,李光地收了2560两,这些人平时还装清廉。吴存礼年年送,年年记,册子越来越厚,成了他的护身符,也成了定时炸弹。 康熙被蒙在鼓里,还夸他“居官好,有才干”。这不就是官场潜规则吗?大家心知肚明,但没人敢捅破。吴存礼在四川布政使时,管财政民政,地方上钱粮多,容易动手脚。他升云南巡抚,边疆事务杂,机会更多。调江苏巡抚,那地方富庶,贪污空间大。他构建的关系网密不透风,连皇子都卷进去。康熙诸子争位,本就钩心斗角,收点银子算啥小事,可一旦曝光,继承大统就泡汤了。 宫里太监也掺和,皇帝身边人收贿,等于在康熙眼皮底下挖墙脚。吴存礼的册子记录详尽,每笔注明谁、多少、啥时候,杀伤力巨大。满朝官员怕它怕得要死,因为谁都知道自己屁股不干净。皇子皇孙更慌,名字上册子,康熙一怒之下,说不定就废了储位。历史上,清朝康熙晚年贪腐泛滥,官员间馈赠成风,比电视剧里还普遍。觉罗满丕给九皇子送30万两,就为求湖广总督位子。 明珠死后,家产800万两交给九皇子管,他还嫌少,继续贪。这种风气从上到下,腐蚀整个官僚体系。吴存礼的案子不是孤例,很多官员都有类似账册,只是没他这么大规模。雍正上台后,铁腕反腐,追缴亏空,整顿吏治。康熙崩逝时,国库就800万两,雍正得赶紧填窟窿。他下令查各地钱粮,江苏首当其冲。吴存礼的账目露馅,雍正元年三月革职,押解进京。 家人王国玺被抓,供出册子,雍正亲自审阅,圈出涉案者。册子曝光,牵连227人,高官落马,皇子受牵制。吴存礼家产抄没,贬谪边远,余生惨淡。雍正的反腐不手软,畏罪自杀的也不放过,继续追责。这场清查持续几年,抄家风盛行,官员士绅财产大失。雍正推行新政,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纳粮,打击贪腐根源。吴存礼案子成了典型,推动整顿。

0 阅读:0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