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36军军长刘万春接到通知到北京参加会议,可是刚下车,就看到几名

万物知识局 2025-08-25 11:29:52

1950年11月,36军军长刘万春接到通知到北京参加会议,可是刚下车,就看到几名全副武装的警卫战士向他走来,对他说:你被捕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 年11月,北京车站,一场精心策划的 “会议” 等着刘万春军长,然而迎接他的并非同僚,而是荷枪实弹的警卫与一纸冰冷的逮捕令。   对方径直上前,亮出一纸命令,语气冰冷:“刘军长,你被捕了”。   刘万春,是当时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36 军军长,他完全没有料到,这趟旅程的终点并非会场,而是他双面人生的彻底终结。   刘万春的军旅生涯起点很高,这位出身河北交河的回族子弟,毕业于名将辈出的保定军校第九期。   他早年以治军严明而闻名军中,也正是这一点,让他获得了决定其一生命运的赏识。   1927 年 1 月,蒋介石亲临刘万春的驻地视察,面对最高统帅的到来,刘万春并未中断正在进行的军事训练,也没有上前迎接。   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仅仅回答 “正在指挥作战”,这种近乎不近人情的严肃态度,反而深深打动了蒋介石。   蒋介石当场对他大加赞赏,称其有西汉名将周亚夫的风范,这一句评价,成为刘万春日后平步青云的基石,将他与蒋介石的个人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   然而,这位在战术操练上雷厉风行的将军,在面对 1949 年那个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关头时,却失去了往日的果决。   当傅作义在北平顺应大势,选择和平解放时,远在绥远的刘万春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与犹豫。   他一面接待傅作义派来的和平代表,商讨起义事宜,表现出合作的姿态,另一面,他又要求对方不要急于公布协议,理由是 “部队思想不稳”,需要时间安抚。   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让傅作义对他产生了 “坐墙头观风” 的评价。   甚至他对前来谈判的中共代表更是设置了苛刻的条件,不许他们携带武器,甚至不准他们上街活动。   他内心的抗拒与表面的配合形成了鲜明对比,昔日那个杀伐果断的 “周亚夫” 形象,此刻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在时代洪流中摇摆不定的投机者。   1949 年 9 月 19 日,在绥远和平起义的通电上,他最终还是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位列绥远省主席董其武与兵团司令孙兰峰之后,公开宣告脱离国民党阵营。   次年年初,他所统领的国民党第 111 军顺利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36 军,他本人也得以留任军长,从表面上看,刘万春似乎已经完成了从旧军阀到人民军队将领的身份转变,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可在这层公开身份的厚重掩护之下,一条通往台湾的秘密电波却被悄然建立起来。   早在起义前后,他便向国民党国防部代部长徐永昌秘密承诺,自己将会潜伏下来,充当 “内应”,等待时机响应蒋介石的反攻大陆。   起义之后,他更是将这一密诺付诸了实际行动。   1950 年 7 月,他派遣自己的亲信李玉浩,辗转经由香港前往台湾,面见蒋介石,李玉浩带回了蒋介石的亲笔密令、一套全新的密码本、专用的无线电频率,以及一张任命刘万春为 “回任将军” 的委任状。   与此同时,他还将国民党特务赵思武安插在部队的要害部门,利用军队的电台设备,与台湾方面保持着频繁的秘密联系。   朝鲜战争爆发后,绥远地区叛乱活动频发,事后调查显示,刘万春在背后的煽动与串通是导致局势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驱动刘万春一步步走向背叛深渊的根本原因,或许并非顽固的政治信仰,而是一种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个人愚忠,因为蒋介石对他的知遇之恩,远远不止当年那句 “周亚夫” 的称赞。   在庐山军官训练团任职期间,蒋介石在一次谈话中,亲自过问其家眷的安排情况,并因此事当面责备了办事不力的陈诚,这个细微的举动,让刘万春感动到落泪。   这种被最高领袖 “看重” 和 “关怀” 的个人情感体验,成为他一生都难以挣脱的精神枷锁,他将这份恩情视为必须偿还的债务,即使这意味着要与整个时代的潮流为敌。   然而,他精心构建的秘密情报网络,早已被我方情报部门渗透,一位被成功策反的原军统骨干武毓美,成为了截断其通敌之路的关键人物,他与台湾之间往来的电报,被一封封完整地截获并破译。   当办案人员将那些截获的电报、来自台湾的委任状等铁证摆在他面前时,刘万春最初的嘴硬和抵赖,迅速变成了长久的沉默。   他最终承认了与台湾方面保持通讯联络的事实,但仍在做最后的辩解,声称自己并无意发动武装暴动。   事件发生后,曾与他一同起义的董其武为他多方求情,毛泽东在审阅案件报告后亲自批示:“可以留下他们的性命,” 这道批示让他免于一死,但长达十七年的牢狱生涯却无法避免。   直到 1979 年,他才留下一句饱含沧桑的感慨:“人得跟着历史走,不能跟历史拧着干”。

参考资料: 《傅作义起义纪实》,解放军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12-235 页。

0 阅读:810

猜你喜欢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