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章太炎一边大骂“袁贼”,一边抡起手杖,将袁世凯总统府的器物砸得稀巴烂

海诚看趣事 2025-08-25 14:21:25

1913年,章太炎一边大骂“袁贼”,一边抡起手杖,将袁世凯总统府的器物砸得稀巴烂。袁世凯听之任之,躲在屋里,就是不敢出来。 1913年的北京城,空气里都飘着紧张味儿。 章太炎这位出了名的国学大师,拎着手杖就奔总统府去了。 他可不是来喝茶的,进门就开骂,骂不解气就抡起手杖砸,花瓶、桌椅、茶壶——见啥砸啥,稀里哗啦碎了一地。 袁世凯躲在里屋听得一清二楚,可愣是没敢露头,只对手下摆摆手:“随他闹,别拦着!” 这事儿得往前倒腾。那年头袁世凯刚当上正式大总统,尾巴翘上了天。 章太炎在报纸上写文章,一篇接一篇地揭他的老底,骂他祸国殃民。 袁世凯气得牙痒痒,假模假式发邀请函,请章太炎“来京议事”。 明眼人都知道是鸿门宴,可章太炎脖子一梗:“去!我倒要当面问问他安的什么心!” 刚到北京,袁世凯就派了宪兵盯梢。章太炎走哪儿,宪兵跟哪儿,像影子似的甩不掉。 章太炎火冒三丈,抄起手杖劈头盖脸打过去,嘴里还骂:“滚!袁家的走狗!”宪兵挨了揍也不敢还手,只能缩着脑袋继续跟——原来袁世凯早下了死命令:“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憋了几天,章太炎直接闯总统府讨说法。大清早等到日头偏西,连袁世凯的影子都没见着。 他彻底炸了,先骂招待室的人“奴才相”,接着手杖飞舞,屋里瞬间成了破烂市场。 这回袁世凯忍不了了,当场扣顶帽子给他——“疯子病发违禁”,扭头关进了龙泉寺。 这一关就是三年,但离谱的事儿在后头:袁世凯每月给他500块大洋零花,配了厨子、听差,顿顿大鱼大肉。 要知道,当时大学教授工资才400块,警察月薪才4块! 章太炎哪吃这套?他变着法儿泄愤。门窗桌椅上全用墨汁写上“袁贼”俩字,写完就拿手杖狠抽,说是“鞭尸”;剥了树皮写“袁贼”,扔进火炉烧得噼啪响,还拍手大笑:“袁贼烧成灰喽!”最绝的是立规矩:仆人每天早中晚得给他请安三次,见面必须喊“大人”,自称“奴仆”,逢初一十五还得磕头。 仆人们私下嘀咕:“这位爷比皇上还难伺候!” 后来他搬到钱粮胡同关押,更是闹出大动静。 袁世凯儿子袁克文抱着锦缎被褥来示好,章太炎抄起烟头就往被子上戳,烧出几十个窟窿扔出窗外:“拿回去给你爹垫棺材!”见抗争无效,他干脆绝食抗议。 弟子们急得团团转,硬是连哄带劝才让他重新吃饭。 有人提议逼他写“劝进书”支持称帝,袁世凯直摇头:“这人是块硬骨头,逼急了真能饿死自己!我可不想当逼死忠臣的昏君!” 袁世凯的顾虑有道理。章太炎名气太大,当年骂慈禧、反清朝坐过牢,全国读书人都敬他是条汉子。要是死在自己手里,老百姓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 他对手下嘀咕:“章太炎是当代郑康成啊!当年黄巾军路过郑玄家乡都绕道走。 咱要是动他,连土匪都不如!” 1916年袁世凯一死,章太炎立马重获自由。 经此一遭,他反倒成了反袁英雄,民间都夸他是“民国祢衡”——敢指着鼻子骂皇帝的好汉。 后来他投身抗日,直到1936年病逝于苏州。 如今仓前章太炎故居纪念馆里,那把砸过总统府的手杖还摆着,玻璃柜外总围着一圈人。 2023年,杭州余杭区翻修了他的墓园,新刻了鲁迅那句评价:“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并世无第二人!” 说来也怪,章太炎当年骂得越狠,袁世凯越不敢动他。 这倒应了那句老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袁世凯本想杀鸡儆猴,结果反倒给章太炎的金字招牌又镀了一层金。 倒是章太炎看得透,软禁时对弟子苦笑:“袁世凯这厮,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信息来源: 搜狐新闻《国学大师章太炎,为什么起初支持袁世凯,后来却要以死与其抗争?》 人民日报海外版《章太炎 太阿倒持 孤怀宏识》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海诚看趣事

海诚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