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将会获胜,这从一开始就显而易见,” 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在其最新发言中说,在这场冲突中,美国和乌克兰“冒了险,却输了”。 这场打了三年多的仗,到现在局势越来越清楚,俄罗斯在战场上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而乌克兰这边却越来越吃力,这种差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从冲突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 先看战场上的情况,2025年春天俄军收复库尔斯克全境的消息就很能说明问题。乌军之前花了大半年时间占领的地盘,最后不仅全丢了,还损失了7.6万兵力,连西方援助的不少先进装备也打光了。 这可不是小败仗,要知道乌军为了这场攻势,几乎押上了仅剩的14个精锐旅,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现在手里能打仗的预备队已经没多少了。 俄军打赢后没停下,顺势推进到乌克兰苏梅州,控制了9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打算建“安全缓冲区”,这说明俄军现在已经能掌握进攻的节奏,而乌克兰只能被动防守,这种攻守转换背后是双方实力的真实差距。 乌克兰最头疼的还是没人打仗了。俄罗斯黑客曝光的数据说乌军损失了172万人,虽然乌克兰官方不承认,说自己军队总共才88万,但就算打个折扣,伤亡数字也肯定不小。 要知道乌克兰战前总人口才4100万,这三年跑了好几百万青壮年,能当兵的本来就不多了。现在政府没办法,只能把征兵年龄降到18岁,连24岁以下的年轻人都要拉去当兵,而且训练时间从原来的半年砍到三四周就送往前线,这样的新兵上了战场根本顶不住俄军的进攻。 反观俄罗斯,2024年一年就有42.7万人签了服役合同,兵力源源不断,加上和朝鲜的军事合作,后方人力很稳定,这种人力上的差距直接决定了谁能在持久战中熬到最后。 武器弹药方面的差距就更明显了。俄罗斯国防部长说,他们的无人机供应增长了22倍,每天能收到3500架,坦克供应也增长了6倍,还在组建专门的无人系统部队,2025年还要接收新的战略轰炸机和核潜艇。这说明俄罗斯的军工生产已经开足了马力,能稳定给前线供货。 而乌克兰这边,全靠西方援助,自己国内武器生产的资金缺口就有60亿美元,根本没法自主生产足够的装备。虽然欧盟最近给了40.5亿欧元援助,但这些钱大多用来填国家预算的窟窿,真正能买到武器的没多少。 更麻烦的是,欧洲国家自己的武器库存早就见底了,美国那边特朗普上台后态度大变,军援停了不说,还逼着乌克兰签矿产协议,想用资源换援助,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想拿到足够的武器难上加难。 俄罗斯能撑这么久,经济上的韧性是关键。很多人以为西方制裁能拖垮俄罗斯经济,可实际上2024年俄罗斯GDP还增长了4%,失业率降到2.3%,比不少欧洲国家都好。 这背后主要是能源出口撑着,普京说现在亚太地区占俄罗斯能源出口的60%以上,把原来卖给欧洲的油气转到了中国、印度这些友好国家。2024年俄罗斯石油相关税收就有894亿美元,足够支撑军费开支。 他们还搞了卢布结算机制,中俄贸易里95%都用本币结算,美元欧元用得越来越少,这样就不怕西方金融制裁卡脖子。反观乌克兰,经济早就靠援助吊着,重建需要5240亿美元,相当于两年多的GDP总量,自己根本拿不出钱,只能靠卖矿产资源换援助,这种经济状况根本撑不起长期战争。 国际支持方面,俄罗斯也越来越顺。原来西方指望用制裁孤立俄罗斯,结果俄罗斯和印度的贸易额快到660亿美元了,和中国的合作也越来越深,连阿联酋、土耳其这些国家都成了俄罗斯的转运枢纽,把欧洲的电子产品转卖到俄罗斯。 这种“去西方化”的贸易网络越建越稳,让俄罗斯能绕开制裁拿到需要的物资。而乌克兰虽然有欧盟支持,但内部早就有分歧,匈牙利这些国家根本不想继续援乌,美国态度又变了,泽连斯基去美国访问都遭冷遇,这种国际支持的衰减对乌克兰来说是雪上加霜。 从战争走势看,俄罗斯已经从早期的调整期进入了稳定推进期。库尔斯克战役胜利后,俄军不仅收复了本土,还能主动进攻乌克兰领土,这说明他们的战略已经见效。 俄罗斯现在的打法就是拼消耗,用自己的国力优势拖垮乌克兰,反正能源卖得出去,兵源充足,武器能自己造,耗得起。而乌克兰恰恰耗不起,人力快没了,武器靠别人给,经济更是一塌糊涂,连训练新兵的时间都没有,这样打下去只会越来越被动。 杰弗里・萨克斯说“这从一开始就显而易见”,其实是看到了双方根本实力的差距。俄罗斯作为资源大国、军事工业强国,人口基数也比乌克兰大得多,这种底子决定了它在持久战中更有优势。 而乌克兰想靠西方援助打败俄罗斯,本身就不现实,一旦西方援助跟不上,弱点就全暴露出来了。现在俄罗斯不仅在战场上推进,还在组建新的军区,扩大导弹生产,明显是做了长期准备,而乌克兰连维持现有战线都困难,这种对比下,俄罗斯的胜利确实越来越清晰了。
“俄罗斯将会获胜,这从一开始就显而易见,” 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
天天纪闻
2025-08-25 15:21: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