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闪电五连访”背后:印度的全球南方野心与“打太极”外交 最近印度总理莫迪上演了一波“外交马拉松”——7月2日到9日,他8天内横扫非洲和拉美5国,创下30年访问加纳、60年踏足巴西等多项纪录。这场被印度官方包装为“团结之旅”的全球南方“巡演”,实则暴露了莫迪政府的“两面三刀”:嘴上喊“全球南方领头羊”,手上却忙着“趋利避害”。 先看这波操作的“套路”:莫迪上台前,印度外交主打“亲西方+邻国优先”,连不结盟运动都懒得参加;如今却突然转舵,把全球南方当“提款机”。为啥?2022年俄乌冲突一炸,印度发现美欧想拉它“站队”,自己却靠俄罗斯石油省了200亿美元,还敢对美加征关税玩“硬刚”。这波操作直接让印度从“跟班”变身“棋手”,连G20峰会都敢拉非盟入伙,嘴上喊“多边主义”,其实是在中美之间打太极——你美国想拉我进印太联盟?我偏和俄中联手买石油、卖药品,让你左右为难。 但莫迪这“太极”打得并不稳。一方面,印度靠俄罗斯低价能源续命,另一方面又想靠美国市场赚出口钱,结果被特朗普一纸50%关税打回原形。于是乎,莫迪开始“两手抓”:一边派外长去莫斯科谈军购,一边邀请中国外长王毅访印,甚至时隔7年亲自赴华参加上合组织峰会。这操作就像“左手抱金砖,右手握橄榄枝”,表面看是合作共赢,实则暴露印度的“骑墙”本质——既怕得罪美国丢订单,又怕失去中俄断能源,最后只能靠“全球南方”当遮羞布,假装自己是“和平使者”。 更讽刺的是,印度口口声声说“全球南方团结”,却在关键议题上甩锅中国。比如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印度一边享受中国技术转移红利,一边指责中国“碳排放太高”;在数字经济合作中,一边依赖中国资本建5G基站,一边鼓吹“去中国化”。这种“既要又要”的双标操作,与其说是战略智慧,不如说是“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窘境——毕竟,印度经济增速虽高,但人均GDP才2800美元,连中国2009年的水平都赶不上,拿什么和中国平起平坐? 问题是:莫迪这套“左右逢源”的把戏真能持久吗?当美国继续施压、中俄利益交织,印度的“中间路线”还能撑多久?如果全球南方国家发现印度只是个“话痨”,而非真金白银的伙伴,这场“外交秀”会不会变成“外交闹剧”? 莫迪闪电访 全球南方博弈 中印关系新篇 印度外交太极
印媒批评莫迪:印度二十多年的外交努力,全都被你毁了.今年四月的时候,印度在国际
【47评论】【8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