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医学遇冷,都快跟土木“同病相怜”了。这里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三明医改。网上很多一知半解的老师总说三明医改之后,临床就不能学了,这让很多励志成为医生的孩子和家长很苦恼。 那今天老师就跟大家来说一说三明医改到底怎么回事,医学以后还能不能学。家长们赶紧点赞、收藏,转发给有需要的人。 三明医改是这样的,在福建有一个地方叫三明,医改的第一刀就是在这里实施的,所以叫三明医改。其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多。 比如,第一个是药品器材方面,包括很多进口药都加入了集采,这有利于咱们老百姓,因为集采之后,药品价格便宜很多,而且医生开药也没有提成了。 第二个是降低医疗服务中的不合理部分。药便宜了,但如果动不动就来个一两千块钱的检查,这也不行,得好好看病,别总安排那些不必要的检查,要让老百姓真正看得起病。 第三个是医生的年薪制,其薪资跟医生的职称和看病数量成正比,这其实就是把之前医院给医生开工资的自主权拿掉了。 那这三条政策一出,对医疗界或者说对想当医生的孩子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想当医生挣大钱就没机会了。像以前一些厉害的医生,在好医院一年挣100多万很正常,但以后在公立医院可能就没这种机会了。而且现在医疗反腐很严重,收红包可得掂量掂量。 第二个影响是本科生就业更难了。很多小医院之前靠一些隐形消费维持运营,但三明医改之后,这些小医院基本挣不到钱,很容易被优化掉。去年就有很多小医院倒闭破产的新闻,而这些医院原本是为一些本科学历的同学提供就业机会的,现在小医院倒闭,本科同学就业就更难了,不得不去考研究生。 第三个影响是很多家长想自己开个小诊所,尤其是口腔诊所,现在也不行了。现在私人诊所办证越来越难,同时监管力度越来越大,有点类似于教培行业,小诊所生存艰难。 那既然都这样了,医学到底还能不能学呢?老师觉得仍然可以学。 首先,医生这个职业在任何年代都很重要,其社会地位、职业稳定性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虽然改革后医生拿不到100多万,但一年挣个10 - 20万是可以的。所以它更适合那种从心里喜欢学医,喜欢治病救人,有情怀,并且能接受稳定收入(一年10 - 20万)的孩子学习。 第二个原因是,学医可以去体制外赚钱,比如男科、妇科、私密整形、整形医生,某些富豪的私人医生,还有厉害的老中医等,这些都很赚钱,一年挣七八十万没问题,这就得看个人本事了。 第三个原因是,医改之后,临床医学分数降低了,这正是中等生报考的绝好机会。之前只要学校有临床专业,分数肯定是最高的,中等生没机会报,现在分数低了,机会就来了,这就叫“抄底儿”。
“中医甚至还不够格称‘伪科学’,应该废除!”2006年,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功耀
【1评论】【1点赞】
走走道鞋丢了
学医全年无休息,永无止境的夜班,上完夜班只有当天休息,第二天马上开工,节假日一分加班费都没有!医院患者啥水平都有,高危行业
走走道鞋丢了
这钱是你给的十万二十万?
你说呢
卫生院几个月不开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