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bibi几句蔚来ES8
蔚来ES8正式上市,整个销售体系内都洋溢着久违的“收获感”。
虽然从技术分享到正式上市全流程我都没和任何人讨论这个车
但这个车走过来的每一步路,都在向我证明长期主义存在的意义
去年有无数朋友跟我唱衰蔚来,其中就包括一个结论“ES8根本不会有下一代了,蔚来也很难再挤出下一代了”
但站在现在的时间节点来看,这是新势力旗舰车型的第三代作品,这样的“旗舰定位”,我想蔚来已经可不再叫做“新势力”了,它的根系已经变得扎实而坚韧。
新能源纯电高端市场第一个爬出自己体系、自己味道的品牌,我这样夸奖他不过分。至少在我看来,蔚来很了解电车,很了解豪华,也很了解坚持的意义。新车还没开过,简单说说我的直接观感。
1.从第一代的创新尖锐,到现在的威严与稳重,ES8的设计语言一直在X Bumper的主题上演进,但自身的心境已经成熟了不少。主灯、日行灯不再激进上挑,大嘴也变小了。X元素营造的冲突感弱化了很多。视线挪向车尾,车顶后半段线条早已没有初代为了强调运动感那么溜背,而是踏踏实实与地面平行,体量越来越大,但给人的感觉更忠实平和。
2.车窗很宽大、给人更有玻璃暖房的感觉,特别是C/D柱中间的玻璃,属于是只有空间够大才能应用的设计,但也会带来后轮视觉效果偏小的问题,这也是成为一台大车必须经历的代价。
3.尾灯外面高度扁平化,整个车尾都是圆润收束,最开始看会觉得锐气不足,但却能和整车的设计调性实现绝对的知行合一。
4.内部没有去追求“丰富/多/充盈”而是采用了“简洁/平整/留白”。但根据长期的Shy-tech主义,座椅座舱功能并不少,这正是豪华科技黑箱的迷人之处,比直白的堆砌更吸引人,特别是认知和理解力发展更全面的人。
至于大家争论很大的前备厢分缝区域设计,确实会破坏前脸整体感,但倒梯形下沉线条倒也能和下方梯形大嘴配合上,实际上这块的工艺很好,如果是深色车就很难被发现,介意的话,只要不选白颜色就能较好规避这个问题。
真的,蔚来的设计认知,真的比“同期生”们更有自己想法,更有成长的内驱力。我在21年刚会开车的时候曾很讨厌蔚来,不喜欢“闻汽油味会难受”的论调,不喜欢高度自恋的团队建设…
但现在看来,即便我们观念不同,但蔚来能在处处肉搏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坚持初心,坚持长期主义。保持个人品味和产品价值认知,这本身就特别浪漫。
每一个百年品牌,都是从新品牌开始的。
但并不是每个品牌,都有与时间做朋友的愿望。我与汽车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