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京东001号员工,名叫张奇,当年刘强东在中关村卖碟片的时候,张奇就是刘强东招

如梦菲记 2025-08-26 14:20:10

他是京东001号员工,名叫张奇,当年刘强东在中关村卖碟片的时候,张奇就是刘强东招聘的第一个员工,张奇学历不高,但是他跟着刘强东白手起家,从最初的600元,升到了7位数。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北京中关村的街头到处是摊贩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一个年轻的创业者刘强东,靠着卖碟片和刻录机支撑着自己的梦想,就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场景里,一个少年走进了他的生命。   那年张奇只有16岁,没什么学历,也没有社会经验,他成了刘强东招到的第一个员工,这个选择,看似偶然,却成了他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张奇的起点非常低,刘强东当时的小店不过四平米,环境简陋到谈不上是办公室,更多时候就是一个摆摊的位置。   张奇每天的工作几乎什么都要干,帮顾客挑货、搬运、送货,甚至还要推着三轮车去跑单。   工资只有600块,在当时也算不上高,可这个年轻人干劲十足,从不叫苦,刘强东把自己会的生意经一点点传给他,这种耳濡目染让张奇慢慢地在工作中成长起来。   真正考验人心的时刻出现在非典肆虐的时候,那一年,整个北京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实体生意陷入停滞,商铺一家接一家的关门,刘强东的小公司也难逃困境,员工一个个离开,眼看着就要撑不下去。   张奇没有选择退缩,他始终留在刘强东身边,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这不仅仅是坚持工作,更是一种信任,刘强东心里清楚,这份忠诚比什么都珍贵。   就在公司最迷茫的阶段,张奇提出了一个看似大胆的想法,他注意到网上的论坛里开始有人发广告宣传商品,他觉得这是条新路子,刘强东立刻决定尝试。   于是张奇白天帮忙照顾生意,晚上泡在电脑前到处发帖宣传,把京东的商品介绍给更多人,他还不断联系老顾客,请他们分享使用体验。   渐渐地京东的名字在网络上出现得越来越多,订单也开始从全国各地涌来,这次转向,为日后的电商发展埋下了伏笔。   除了工作上的拼劲,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因为一件事加深,张奇的家里出了急事,急需一大笔钱,而他每个月只有600元,根本无力承担。   刘强东发现后,毫不犹豫拿出了五万块,这在当时是极大的数目,对张奇来说,这不只是金钱上的帮助,更是一次情义的证明,从那以后他心里暗暗决定,不管未来发生什么,都要跟着刘强东干下去。   随着公司逐渐壮大,张奇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不再只是那个小店里的跑腿员工,而是逐渐参与到了更重要的事务中。   他对计算机的兴趣,让他承担了京东早期网站的搭建工作,为公司线上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   到了2007年,京东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危机,因为订单过多,支付系统堵塞,交易一度陷入瘫痪。   张奇在休假中被紧急叫回,他连夜奔赴山东,协调银行和技术团队,终于把问题解决,如果没有那一次的快速应对,京东的信誉可能会受到致命打击。   时间推移,公司扩展得越来越大,刘强东开始成立更多分支,张奇逐渐被提拔为京东旅游的经理,成为法人代表,还出任了京东云计算、传媒等多个公司的负责人。   从一名普通员工到能够掌管重要业务,他的身份和地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法人”身份,不仅是荣誉,更意味着风险,这种托付本身就足以说明刘强东对他的信任。   薪资的提升也是水到渠成的,最初的600元,只能勉强糊口,二十多年后,他的年薪已经达到七位数,身价千万,对比当年的起点,这样的跨越让人感叹,对于张奇来说,这是坚持的回报,也是信任的结果。   近些年,刘强东的一些言论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尤其是“不奋斗就不是兄弟”的说法,被不少人批评。   但从张奇的经历来看,他对真正并肩作战的伙伴并没有亏待过,无论在公司最困难的时期,还是在扩张后的关键岗位,他都给了张奇最大的支持,正因为这种互相成就,才有了京东今日的规模。   从一个懵懂的少年,到身价不菲的企业高管,张奇的故事充满戏剧性,学历不高并没有限制他的未来,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是选择。   他当年选择了跟随刘强东,而刘强东也选择了信任他,两个人在创业的征途中相互支撑,从四平米的小店走向了世界五百强的舞台。   今天回头看,张奇的人生像是一部关于忠诚和坚持的传奇,他不是最耀眼的明星,却是最可靠的伙伴。   他用二十多年的坚守证明,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最初的选择里,600块到百万年薪的跨越,不仅是财富的增长,更是人与人之间信任和情义的见证。   信源:齐鲁壹点——京东1号员曾经工月入千元、住城中村,现在如何了?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