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出发时有多硬气, 飞机刚落地,尴尬就来了。迎接他的只有美国国务院副礼宾长和一名韩裔美军上校。韩国媒体直接说这是"史无前例"的冷遇。想想2008年小布什亲自迎接李明博,现在的待遇真是天差地别。 特朗普根本没给他面子。会谈前就在社交媒体上敲打韩国,说什么"清洗或革命"的风凉话。还暗示"没法在这种情况下去做生意"。这哪是欢迎盟友?分明是给下马威。 李在明带了3500亿美元投资计划。原本以为是张王牌,结果成了特朗普讨价还价的筹码。美方要求把投资细节全部"文件化"。还明确要求90%收益必须给美国民众。这就是商业勒索搬到外交场合。特朗普还说可能追加"巨额投资",金额待定。这不就是吃完大餐才告诉你还有隐藏账单? 安全问题上美国更不客气。要求提升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想把韩国绑上"印太战略"战车。可能还要卷入台海冲突。李在明嘴上说"难以同意",但他手里能打的牌太少了。 记得李在明来美国前先去了日本。他向首相石破茂请教怎么和特朗普打交道。日本答应了5500亿美元投资,但自有资金只占1%-2%。美国居然买了账。轮到韩国,特朗普就变得特别精明,非要白纸黑字写清楚。明显是区别对待。 这边在美国受委屈,那边赶紧向中国派特使团。前国会议长朴炳锡带着亲笔信去北京。说要"推动中韩关系重回正轨"。李在明政府还批评了国内反华示威。对中国游客开放免签。这是在经济上留后路。 可是外交平衡不好做。韩国半导体出口一直在下滑。汽车、化妆品都靠中国市场。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靠中国。这种骑墙战略一旦失败,代价是整个国家的未来。 李在明这场访美,本想展示外交能力,结果成了"受难行"。特朗普用关税、安保、投资三根大棒,把韩国逼进了死角。李在明出发前支持率还有51.1%,回国后恐怕要跌得更惨。 国际政治只认实力。韩国这场艰难抉择,才刚刚开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当初的李在明有多刚,现在就有多怂。在美国遭遇最低规格礼宾待遇不说
【89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