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土耳其的“可汗”战机卖得好,实际上是给中国挖的一个坑,中国已经多次踩坑

韫晓生 2025-08-26 18:26:11

[中国赞]土耳其的“可汗”战机卖得好,实际上是给中国挖的一个坑,中国已经多次踩坑,从直10开始就不再上当了,这次可千万别上当。   (信源:搜狐网——土耳其的“可汗”战机卖得好,实际上是给中国挖的一个坑,直10就是一个教训!)   全球一些国家以“自主研发”推动国防工业发展,引发国际社会关注。土耳其“卡汗”战机项目是突出例证,虽处初期研发、无成熟样机,却获数百亿国际订单。这不仅是军火交易,还蕴含国际技术博弈与战略考量。   土耳其宣称“卡汗”为完全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机,拥有自制发动机和完全自主的技术。然而,外界对其能否实现战机量产和按时交付存疑。   有报道指出,土耳其在汽车、航空等重工业领域仍处探索期,缺乏量产的顶尖产品,其技术基础被认为薄弱,高调宣传与实际能力存在差距。   “卡汗”项目于2010年启动,旨在替换老旧的F-16机队。而在2024年进行了短暂的试飞,而在宣传中描述了很多更新换代的设计,但是有许多关键零件仍是依赖于外部进口。   土耳其在本国工业中更多扮演着系统集成者的角色。若外部供应链受阻,其生产线将面临停滞风险,例如对美国F110发动机和韩国航电系统的依赖。风洞测试等关键研发环节也需进口技术支持,土耳其善于运用市场营销策略,以掩盖自身技术能力不足的现实。   “卡汗”项目的热销并非单纯的商业行为,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战略意图。有观点认为,土耳其的营销策略实为潜在合作方设下“技术陷阱”。其核心目的并非仅为赚取军售利润,更在于通过技术转移实现本国工业升级。   土耳其声称的技术转让政策被视为一种策略性掩饰。这种“合作”模式被指旨在从伙伴国手中反向获取技术,而非真心分享。土耳其被描述为“空手套白狼”,利用“自主研发”旗号吸引投资和技术输入。   该国试图在中东地区扩大影响力,并间接获取他国技术。想要利用军事合作以技术交换为由学习核心技术。   土耳其利用宗教和民族情感,将自身定位为“抗衡世界”的力量。其合作提议被认为是试图通过技术合作的“幌子”,迫使某些国家妥协并出让核心技术。评论认为,土耳其对研发资金和材料采购的“炒作”远大于实际技术投入。   许多所谓的国际合作项目被视为形式主义,可能导致合作方陷入困境。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不惜投入巨资,打破常规与土耳其签订合同。沙特、阿联酋、印尼等伊斯兰国家对“卡汗”表现出浓厚兴趣,但目光更长远。   土耳其“卡汗”项目被视为可能对中国军事技术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中国从直-10武装直升机项目中汲取了重要教训,认识到核心技术自主掌控的重要性。中国已确立不轻易对外输出关键军事技术的原则。   巴基斯坦对中国歼-35隐身战机兴趣浓厚,但歼-35未实质性试飞,样机成败未知。有建议称至少五年内不应向巴出售歼-35,要优先考虑技术安全而非短期商业利益,还建议巴先偿还歼-10贷款。   2009年,巴方要求中方出售直-10时附加本地生产并允许土耳其“观摩学习”条件,目的是获取中型武装直升机生产技术用于本国T129项目,中方拒绝转让知识产权,只同意卖成品。   直-10案例说明,单纯资金投入无法确保获得顶尖技术,核心技术不应随意转让给技术基础不稳固的伙伴。   一些国家试图通过高额合同诱使中国转让技术,但中国高技术门槛意味着技术并非随意可得。这些国家深知,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其国防建设如同空中楼阁。中国已学会防范将自身变为“技术提款机”的风险。   对外军事合作中,中国坚持有选择的伙伴关系和有底线的合作原则。中国通过长时间技术积累和战略智慧,筑起“护城河”,防止技术被轻易窃取或滥用。高端军事技术仍掌握在少数具备真正实力的国家手中。   不要幻想“兄弟国家”能提供实质帮助,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算盘。中国应警惕被利用,避免最终一无所有。未来中国的军售将着眼于自身利益和技术保密,力求实现商业成功与技术独立的双赢。   土耳其“卡汗”战机现象是全球军事技术博弈缩影,警示我们在“自主研发”声中,警惕“借花献佛”“挂羊头卖狗肉”的战略伎俩。高端军事技术掌握在少数有独立研发实力的国家手中。   中国在全球技术合作中坚持审慎原则,保障国家核心技术安全。未来,国际军事合作将更强调真正的互惠互利与技术自主,而非单向技术输送或利用。

0 阅读:79

评论列表

马其顿

马其顿

3
2025-08-26 19:47

土耳其研发6代机。?!不要搞笑了。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