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中国别“违约”?菲律宾先倒打一耙。 就在南海局势持续紧张之际,菲律宾政府却

飞绿说历史 2025-08-26 18:30:04

威胁中国别“违约”?菲律宾先倒打一耙。 就在南海局势持续紧张之际,菲律宾政府却突然发难,声称“如果中国不履行仁爱礁补给协议,将对局势升级负责”,这一番“倒打一耙”的操作,令人侧目。 明明是其非法“坐滩”的马德雷山号不断进行加固和补给,挑衅在先,如今却反过来对中方“喊话”,无疑是在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南海,不该成为某些国家“碰瓷外交”的舞台,更不该容忍赤裸裸的法律讹诈与舆论操控。仁爱礁问题远非一时一地的偶发摩擦,而是菲律宾长年“非法坐滩”与持续加固的结果。 1999年,菲律宾海军故意将马德雷山号军舰搁置于仁爱礁,企图以此为据点“蚕食”南海权益。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60条,任何国家不得在专属经济区内非法设置人工设施,更遑论军事用途的船只。 而仁爱礁自古属于中国,根据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南海各岛屿图》,仁爱礁明确标注为中国领土。 菲律宾不仅无法提供任何连续有效的管辖证据,反而一再利用所谓“坐滩”事实制造既成事实。 2023年7月,中菲曾就仁爱礁船只运补达成临时安排,中方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允许菲方有限补给,但明确表示不等于承认其非法主张。 然而,菲律宾却不断突破底线,试图将临时性安排“偷换概念”为“既定协议”,甚至扬言中国“违反共识”,这是标准的“法律讹诈”式操作。 说白了,菲律宾的逻辑就是:非法侵占可以合法化,只要你默认我继续来。更令人警惕的是,菲律宾不仅在行动上挑衅,更在话语上进行包装。 通过构建“受害者叙事”,其在国际媒体上频频炒作“中方阻拦人道补给”“中国威胁航行自由”等说辞。 《BBC》《CNN》等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多次引用未经核实的“目击者视频”,却对中方一再重申的历史性权利与法律立场避而不谈。这种“选择性正义”早已成为国际舆论场上的惯用套路。 菲律宾的“倒打一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整体对华策略的一部分。一方面拉拢域外力量强化其在南海的存在感,日本提供巡逻艇,澳大利亚参与联合军演,美军则高频出现在南海周边。 另一方面,又试图将双边争议“多边化”,把东盟国家绑上其对抗中国的战车。然而,这种策略注定难以奏效。 越南在仁爱礁问题上保持沉默,新加坡则呼吁克制,德国和法国更不愿选边站,唯恐影响对华贸易。事实是,77国集团中,有68%的国家在类似问题上选择默许中国立场。 面对菲方不断加码的挑衅,中方的应对始终保持节制与定力。中国海警3103舰等多艘执法船在仁爱礁海域维持常态化值守,形成稳定的海上执法网络。 16艘渔船组成的民兵前哨队,更是构建起一张“海上感知之网”。与此同时,高分系列遥感卫星与无人机系统协同运作,实现全天候监控。 不是中国要“动武”,而是必须向非法侵占者传递一个清晰信号:南海不是“无主之地”,更不是“谁先上船谁得利”。在法律战线上,中国也在积极构建反制话语体系。 外交部多次指出“九段线”背后的历史性权利,并通过聘请国际法律团队,准备提交详实证据,包括1987年科考记录、明清航海日志等,构成坚实的法理支撑。 相较之下,菲方所谓“国际仲裁胜诉”的说法早已漏洞百出,不仅裁决机构本身缺乏权威性,也因美国幕后操控而丧失中立性。军事层面的对比更加现实。 中国在南海的美济礁、永暑礁等岛礁配备成熟的机场与战机,歼-11BSH战斗机从永兴岛起飞,仅需15分钟即可抵达仁爱礁,具备强大应急反应能力。 而菲律宾海军的“何塞·黎刹”号作战半径受限,难以支撑远距离对峙。更不用说中国在海南岛部署的东风-21D导弹,对域外势力形成强大震慑,构建起“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 讽刺的是,一边是菲律宾不断叫嚣“一旦中方违约后果自负”,一边却不断破坏协议基础、升级事态。 这种“喊打喊救”的做法,恰如一个明知越界却倒打一耙的“碰瓷者”,企图在国际舞台上博取同情、制造对抗。它不是在维护南海和平,而是在为制造摩擦推波助澜。 人们不会忘记,菲律宾经济对华高度依赖。中国是其热带水果最大买家、基础设施最大贷款方、游客主要来源国。 2023年,中国从菲律宾进口香蕉、菠萝高达12亿美元,“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苏比克-克拉克铁路项目,85%的贷款来自中国。 与其在南海挑衅,不如回归理性合作轨道,这才是对人民负责的选择。南海不需要炮舰外交,更不需要法律游戏。中方不会被威胁吓倒,也不会被虚构叙事所左右。 主权问题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仁爱礁的未来,不会由谁的喉咙大声决定,而是由谁的法律依据更坚实、战略意志更坚定来决定。 威胁中国“别违约”?菲律宾先把自己的非法行为解释清楚再说。

0 阅读:64

评论列表

AZ

AZ

2
2025-08-26 22:18

解决完菲佣还得解决越猴,任重道远啊!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