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捅马蜂窝,11国加入战局,美国遭围攻,认定中国是唯一赢家。 2025年,

康安说历史 2025-08-27 00:18:30

特朗普捅马蜂窝,11国加入战局,美国遭围攻,认定中国是唯一赢家。 2025年,特朗普签了行政令,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10%到50%的关税,瞄准汽车零件、存储芯片、农产品,但就把中国排除在外了。 这事儿刚曝光,德国第一个坐不住了。作为欧盟里的经济领头羊,德国直接牵头,拉着法国、意大利等欧盟成员国一起,把状告到了世界贸易组织。 德国总理在记者会上说得很直白,美国这是搞单边贸易保护,欧盟每年向美国出口的汽车零件占比超三成,这么高的关税一压下来,德国汽车厂商得亏掉上百亿欧元。 日本那边反应也快,没等 WTO 立案,就先亮出了反制手段。日本经济产业省直接宣布,对从美国进口的汽车及零部件加征 25% 的报复性关税。 要知道,美国汽车在日本市场本来就不好卖,这下成本再涨一截,基本等于把美国车企的路堵死了。日本贸易大臣还补了句,要是美国不撤掉关税,后续还要对美国的电子产品动手。 韩国更绝,直接拿芯片开刀。韩国三星、SK 海力士这些企业,常年给美国科技公司供应存储芯片。美国关税令一出来,韩国当即宣布暂停与美国企业的新一代芯片技术合作,还把原本要运往美国的芯片产能,转去了中国工厂。 韩国总统在内部会议上明说,美国想靠关税抢芯片产业,却不想想自己的芯片供应链有多依赖韩国,这步棋走得太蠢。 北美这边的盟友也没惯着美国。加拿大边境服务局突然收紧了对美国农产品的入关检查,理由是 “检测出部分批次玉米存在质量问题”,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冲着关税来的。 墨西哥更直接,宣布限制美国能源产品进口,原本墨西哥每年要从美国买的天然气,现在转头跟卡塔尔签了新协议。要知道,墨西哥可是美国农产品和能源的第二大出口市场,这一下美国商家损失不小。 澳大利亚和巴西这两个农产品出口大国,也凑到了一起。两国农业部长视频连线后,共同发表声明,说要暂停跟美国谈新的农产品贸易协定。澳大利亚的小麦、巴西的大豆,之前有不少都销往美国,现在两国干脆把货转往中国 —— 中国市场本来就缺这些,价格还给得公道,比跟美国扯皮划算多了。 印度和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也没闲着。印度 Commerce 部宣布,对美国出口到印度的电子零件加征 18% 的关税,理由是美国关税影响了印度电子制造业的成本。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则在东盟内部牵头,推动成员国一起建立 “反美国贸易壁垒联盟”,还明确表示要加强跟中国在半导体产业链上的合作,把原本给美国企业的代工订单,分了一部分给中国工厂。 这么一来,算下来足足有 11 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跟美国掰手腕,美国这下彻底陷入了围攻。国内的企业先炸了锅,福特、通用这些汽车厂商联名上书,说关税导致进口零件成本涨了近四成,工厂要么减产要么涨价,消费者根本不买账,一季度销量就跌了 15%。 英特尔、高通这些芯片企业更着急,失去了韩国的技术合作,又丢了印度、东南亚的市场,股价半个月内跌了 20%。 美国农民的日子更不好过。中西部的玉米种植户聚在白宫门口抗议,手里举着 “我们的大豆卖不出去了” 的牌子。 之前美国农民靠出口巴西、加拿大赚不少,现在这两个国家转头跟中国合作,美国的玉米大豆堆在仓库里没人要,价格跌得比成本还低。不少农民抱怨,特朗普的关税没保护他们,反而把他们的饭碗砸了。 美国政府内部也吵翻了天。Commerce 部长私下跟媒体吐槽,说特朗普签行政令前没做过市场调研,现在 11 国反制,美国出口额单月就少了 300 亿美元,国内通胀还往上飙,这完全是 “捅了马蜂窝还不知道怎么收场”。但特朗普根本听不进去,还在公开场合说 “这些国家不敢跟美国硬刚,最后肯定会让步”。 可现实是,这些被美国加税的国家,没一个想着跟美国让步,反而纷纷转头找中国合作。欧盟跟中国签了新的汽车零件采购协议,每年要从中国买 200 亿欧元的零件;日本把原本要建在美国的芯片工厂,改到了中国江苏;巴西跟中国约定,未来五年要把大豆出口量提高 50%,全往中国运;韩国三星更是直接跟中国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新一代存储芯片。 看着这一幕幕,美国政府里不少人都认定,中国是这次贸易风波里唯一的赢家。毕竟美国把自己的贸易伙伴全得罪了,中国却借着这个机会,跟更多国家深化了合作,不管是汽车零件、芯片还是农产品,中国的贸易朋友圈反而越来越大。 特朗普本来想靠关税 “保护美国利益”,结果反倒把 11 国逼成了对手,还让中国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这事儿说出去都让人觉得好笑,捅了马蜂窝的是美国自己,最后被围攻也是自找的,哪能怪别人捡了便宜?现在美国国内怨声载道,国外被 11 国围着反击,再想回头修复关系,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