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炸锅!怒批李在明访美遭“羞辱”,特朗普狮子大开口要土地主权 李在明于2025年8月24日开启上任以来的首次美国之行,却在落地伊始便遭遇了外交礼仪上的冷遇,引发韩国国内舆论的强烈反弹。 从接待规格的降格,到随后的谈判施压、主权诉求,整个行程充满了不对等的权力角力。 特朗普政府不惜放下外交体面,赤裸裸展示出一种主从关系的美韩结构,也让这场原本被期待为修复和深化同盟关系的访问,转而成为对韩国主权与外交空间的公然挑战。 抵达华盛顿机场那一刻,李在明面对的不是红毯铺地、高规格欢迎,而是冷淡的官僚式接待。 美方仅派出国务院礼宾司副司长与两名中级美军官员,全程不到10分钟,不但无仪仗队,无鸣礼炮,甚至连墨镜都没摘。 韩媒用“羞辱式接待”来定义这一场面,将其视作美国借外交形式释放政治信号:韩国在其战略版图中的优先级,已然下降。 相比于李明博访美时小布什亲自接机,以及尹锡悦受21响礼炮礼遇的高光时刻,李在明的冷处理尤显刺眼,这不仅仅是外交礼节的降级,更是一种心理战的前奏。 特朗普政府并非临时起意,早在7月30日,他便在社交媒体公开宣布对韩国商品征收15%关税,并特意点名即将访美的李在明,释放出施压前奏的强烈信号。 这一举措迫使韩国政府迅速在8月初追加了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以期稳定关系,而这正好落入特朗普精心设计的第一层博弈陷阱,经济威慑。 他用关税打压来制造谈判前的紧张气氛,再用投资承诺锁定对方的让步空间,使得李在明在正式会谈尚未开始时,便已经陷入了心态上的被动。 舆论打击与形象削弱,在访问前夕,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平台公开指责韩国国内可能存在政治清洗,试图挑动李在明政府内部的矛盾,并通过国际舆论削弱其正当性。 而当正式会谈开启时,特朗普将博弈推向高潮:30分钟的谈判全程直播,让李在明无法闪躲,也无从沉淀,必须当场应对各种带有攻击性的议题。 这种高压外交的真正意图,是压缩谈判余地,制造当场妥协的舆论压力。 最具争议的爆点来自特朗普关于驻韩美军基地土地主权的要求,按照目前美韩之间的安排,美军在韩国的军事基地属于租赁性质,韩国拥有土地主权。 而特朗普则提出将其改为永久转让,美国希望获得完全的土地所有权,这一要求,在现代国际外交史中几乎是空前的。 一国要求其盟友转让本国领土主权,即使以军事合作为名,也触碰了国家主权的核心红线。 此举被视为对韩国主权的严重挑战,甚至可能影响韩国未来的地缘独立性与战略灵活性,在韩国社会内部,此举已经被视为赤裸裸的侵权索。 李在明对此并未公开回应,只是全程保持微笑,被媒体解读为不敢答应,但又不敢反对的姿态。 他的两难困境不仅来自美方的高压施压,也源自国内的政治压力,一方面,他强调要在中美之间推行务实外交。 但这一模糊立场反被中美双方视为左右摇摆;另一方面,面对在野党猛烈攻击其出卖国家利益,以及不断下滑的民意支持。 李在明显然陷入了战略失衡,访美前与三星、现代等财阀高层会晤,更被质疑为以国家利益换取资本支持。 这场外交风暴所暴露的,并不仅是一次失败的双边访问,而是美韩关系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韩国在安全上对美依赖,战时指挥权仍掌握在美军手中;在经济上对美市场依赖巨大,面对投资与关税问题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而在外交自主上,却难以在中美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美国要求其盟绝对忠诚,但韩国试图维持灵活外交空间的努力,反而被视作不可靠。 这种结构性安全依附、经济被制、外交被动的三重困局,正在把韩国推向战略选择的十字路口,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国事访问,而是一场关于国家定位、战略抉择和主权底线的博弈。 李在明的沉默,也许是对现实的无奈承认,美韩同盟,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暴露其不对等的本质。 来源:界面新闻2025-08-26特朗普盯上驻韩美军基地土地所有权
特朗普等不及了!拜托中方尽快答应,访华日程不能拖了。8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
【5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