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非得死撑乌克兰?原因很简单:一旦这场战火在乌克兰熄灭,接下来可能就轮到他们自己倒霉了,德国有工厂,波兰有农田,他们心里都清楚,与其让火烧到自家门口,不如现在就全力支持乌克兰,把这场战火挡在边境之外。 北溪管道爆炸案乌克兰嫌犯落网的消息,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欧洲脸上。一边是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因为能源价格暴涨逃到美国建厂,一边是泽连斯基上门索要 120 亿欧元军援 —— 自家能源命脉被炸了还要给凶手递刀子,这操作看似魔幻,实则道出了欧洲的无奈:他们哪是在支持乌克兰,分明是在花钱买平安,生怕战火蔓延到自家门口。 欧洲对乌克兰的死撑,本质上是历史阴影下的应激反应。从 17 世纪哥萨克探险队拿着沙皇的密令向东扩张,到 2014 年俄罗斯拿下克里米亚,这张地图上的红色箭头就没让欧洲人睡过安稳觉。 波兰农民抱怨自家农田被改成军事训练场时,肯定想起了二战时苏联红军西进的坦克履带;波罗的海三国忙着建防线又嘴硬说 “不是马其诺防线” 时,骨子里怕的还是重蹈冷战时被苏联控制的覆辙。几百年来,俄罗斯的扩张基因刻在欧洲的集体记忆里,就像邻居家有个爱砸墙的壮汉,你能做的只有把自家防盗门焊死。 2014 年克里米亚事件是次惨痛教训。当时欧洲除了抗议啥也没干,结果就像给普京递了把 “扩张许可证”。现在乌克兰战场成了试金石,要是连这个缓冲区都丢了,俄罗斯的坦克下次就得开到波兰华沙的郊区农贸市场。 波兰全民军事训练搞得热火朝天,大爷大妈扛着步枪练瞄准的样子虽然滑稽,但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恐惧 —— 真等炮弹落下来,可没地方临时补课。 现实利益的算计更是让欧洲骑虎难下。德国工业电价涨了三倍,巴斯夫这类巨头跑路美国,但他们对乌克兰的军援一分没少。 为啥?因为德国工厂主心里跟明镜似的:乌克兰输了,下一个被断气断供的就是自己。俄罗斯掐着欧洲能源命脉这招,在 2022 年冲突爆发后玩得炉火纯青,现在乌克兰突然 “关闸” 不让俄罗斯天然气过境,欧洲气价立马飙升到每兆瓦时 51 欧元,匈牙利外长喊破喉咙也没用。这哪是能源危机,分明是俄罗斯给欧洲上的 “生存威胁课”。 欧盟掏了 1340 亿欧元支援乌克兰,这笔钱够把整个波罗的海防线重建十次。但德国企业在北溪管道投的 95 亿欧元打了水漂,32 亿立方天然气成了海底废铁,却还得硬着头皮给乌克兰送钱。 这种 “花钱消灾” 的逻辑虽然憋屈,却很现实:德国的汽车工厂、法国的核电站、波兰的农田,都得靠乌克兰战场这道 “防火墙” 来保护。就像小区业主凑钱请保安,虽然心疼物业费,但总比家里遭贼强。 欧洲内部早就吵翻了天。冯德莱恩喊着 “乌克兰永远不会孤单”,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却直接说要和俄罗斯谈判;斯洛伐克干脆拒绝军援,德国国内质疑声浪越来越大。 这种分裂就像一群人凑钱买彩票,有人想加大赌注,有人想及时止损,却忘了要是不买彩票,可能连本钱都保不住。 英国召集伦敦峰会想主导局面,结果发现自己连像样的装甲旅都凑不齐,还得看法国脸色。欧盟这 “纸糊的团结”,全靠对俄罗斯的恐惧强行粘合。 更讽刺的是美国的 “甩锅式支持”。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吵翻后,欧洲赶紧跳出来表忠心,生怕美国撒手不管。但美国一边催欧洲加军费,一边自己拒绝给乌克兰安全保障,这操作把欧洲坑得够呛。 就像老师让学生轮流值夜班,自己却回家睡大觉,学生们再害怕也只能硬撑。法国想组 “欧洲维和部队” 遭反对,说到底还是各国心里都清楚:离开了美国,自己这点家底根本不够俄罗斯塞牙缝。 北溪管道爆炸案的调查进展,把欧洲的尴尬暴露无遗。明知道可能是乌克兰干的,却不敢深究,还得继续送武器。 这种 “打落牙齿和血吞” 的憋屈,完美诠释了他们的两难:既要靠乌克兰挡枪,又怕把乌克兰逼急了捅出更大篓子。 德国经济部长放话要重新审议援乌计划,与其说是愤怒,不如说是实在扛不住了 —— 再这么折腾下去,不等俄罗斯打过来,欧洲自己就得先经济崩溃。 说到底,欧洲死撑乌克兰不是因为多讲义气,而是实在没别的选择。从沙皇时期的哥萨克探险队到现在的北约东翼防线,从克里米亚到顿巴斯,几百年来的扩张与反扩张博弈早就刻进了欧洲的 DNA 里。 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乌克兰就是道防火墙,烧完了就该轮到自己家着火。所以哪怕能源涨价、工厂搬家、内部吵架,这戏也得硬着头皮演下去。 只是不知道欧洲纳税人看着账单上的 1340 亿欧元,再想想被炸的北溪管道,会不会突然明白:这场 “家门口保卫战”,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是笔赔本买卖。
乌克兰威胁对波兰进行报复。乌克兰《欧洲真理报》25日报道,乌克兰已警告波兰,若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