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陨石 昨天领外甥孙女妮妮一起去参观了陨石博物馆,很棒!我对当时的震天动地巨响还记忆犹新,那是1976年3月8日下午,一声巨响相当震撼,窗户上的玻璃被震得哗哗作响,当时不知道咋回事,后来才知道那是天外来客!下午15 时左右,一颗陨星以 19 公里/秒的初始速度,从黑龙江省镜泊湖一带进入大气层。飞行约 10 秒后,在蛟河县东部上空 19.21 公里处,由于热应力和空气动力作用,发生较强爆裂,分裂成多块陨石,同时产生剥离,形成更多小陨石。这些陨石继续飞行,与大气摩擦燃烧,产生强烈冲击波,形成光耀夺目的大火球,从东向西急速掠过。最终,在 15 时 2 分 36 秒,最大的一块陨石(即“吉林一号”)降落在桦皮厂公社靠山十队的田野上,其他陨石也分别落在不同地点,形成了一场陨石雨。 陨石雨散落范围涉及吉林市北郊和永吉县、蛟河县的七个公社,东西长 72 公里,南北最宽约 8.5 公里,分布面积达 480 平方公里。陨石的分布呈现出一定规律,由西向东,陨石的体积和重量逐渐减小,表面气印、熔壳等特征也有相应变化。 此次事件共收集到陨石标本 138 块,碎块 3000 余块,总重 2616 公斤。其中,“吉林一号”陨石重达 1770 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块石质陨石。它砸入地面,穿透 1.7 米的冻土层,砸入 6.5 米深的粘土层中,形成了一个深 3 米、直径 2 米多的凹坑,造成的震动相当于 1.7 级地震。该事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却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研究样本,对研究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吉林陨石的核心构成是普通球粒陨石(H5型),这是太阳系内最常见的陨石类型之一,其成分与太阳系原始星云物质高度相似,具体构成可分为以下几类: 主要矿物成分:以硅酸盐矿物为主,占比超90%,核心包括橄榄石和辉石,这两种矿物也是地球地幔及太阳系内类地行星的主要组成物质;此外还含有少量斜长石、钾长石等长石类矿物,以及铁镍金属矿物(如锥纹石、镍纹石),这些金属矿物是陨石具有磁性的主要原因。 化学元素构成:元素组成以氧、硅、铁、镁、铝为主,这五种元素占陨石总质量的80%以上,其余为钙、镍、硫等微量元素,整体元素丰度与太阳光谱分析得出的太阳系元素丰度基本一致,是研究太阳系早期演化的重要“样本”。 特殊结构特征:内部含有大量直径1-2毫米的“球粒”结构,这些球粒是太阳系形成初期,原始星云物质经熔融后快速冷却形成的球形或椭球形颗粒,是普通球粒陨石的标志性特征,也是判断其成因的关键依据。
新动态:李老师接到三个要投诉他的电话今天从f院出来接到有要投诉他们电话。李老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