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深秋,广州军区新任司令员尤太忠下部队视察,操场上一个副团长的侧影让他猛然顿足,小伙子眉眼神似老战友吴克华,可名字偏叫“吴晓伟”。 尤太忠越看越纳闷,这年轻人不仅带兵有方,战术动作更是干净利落,授奖时那股沉稳劲儿简直和吴克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回到机关大楼,他实在憋不住,拉着政委就问:“那小子到底什么来头?”对方压低声音:“老司令,您真不知道?这是吴克华将军的亲儿子!”尤太忠一拍桌子:“好个老吴!瞒我这么大件事!” 电话接通那一刻,尤太忠嗓门震得话筒发颤:“老首长,您这事办得可不地道!”吴克华在电话那头笑出声:“我当什么大事,孩子当兵还要敲锣打鼓通报全军?” 原来吴晓伟从军校毕业时,原本被照顾分到机关,硬是被吴克华一口回绝:“没打过仗就敢坐办公室?全都给我下基层!” 就连儿子想带张旧饭桌去部队,都被老爷子训斥:“战士吃大锅饭,要什么小灶!” 说起吴克华的铁面无私,那是全军出了名的。亲戚提着土特产上门求安排工作,他直接让人吃闭门羹;妻子心疼儿子想去探望,他反问道:“当兵不吃苦,难道去享福?” 。 这位塔山阻击战的名将,生前最后心愿竟是让骨灰撒在塔山阵地,“我要和战士们永远作伴”。直到1988年,子女们才含着泪将他的骨灰融入塔山的风中。 而发现这个“秘密”的尤太忠,同样是位传奇人物。13岁参加红军,1988年授上将,邓小平落难时他敢带着五条中华烟上门探望。 最难得的是两位将军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尤太忠最终没给吴晓伟任何特殊照顾,而小伙子也争气,从副团长一路干到湖南军区参谋长,真正诠释了“将门虎子”的含义。 如今再看这段往事,不禁感叹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骨。吴克华担任过五个大军区司令,堪称解放军之最,却连儿子用张饭桌都要计较。 尤太忠明明可以顺水推舟提拔战友之子,却选择严守规矩。正是这种“不近人情”的坚持,守护了军队的纯洁性。现在某些人动不动就搞“萝卜招聘”“世袭安排”,跟老将军们比简直羞煞人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30年,蒋介石乘专列前往前线视察,被西北军大队骑兵包围,危急时刻,一个团长率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