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差距究竟有多大?”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我们经

青黛灵韵 2025-08-28 13:54:45

“中美差距究竟有多大?”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我们经常说中国AI和美国有一两年差距,但真实的差距是原创和模仿之差。如果这个不改变,中国永远只能是追随者,所以有些探索也是逃不掉的。” 中国AI专利数量早就超过10万项,是美国的两倍还多,看着挺唬人。但内行都知道,这些专利大多集中在应用层面,比如电商平台的推荐算法、手机里的人脸识别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美国那4.8万项专利,却像藏在水下的冰山,谷歌、微软那些巨头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这些基础领域攥着大量核心专利,就像掌握着面粉的配方,咱们再怎么把馒头做出花来,也离不开人家的基础配方。 最明显的就是那个叫Transformer的技术架构,这可是现在大模型的"地基",是谷歌团队十年前捣鼓出来的原创成果。咱们国内不管多火的AI产品,底层逻辑大多绕不开这个架构,相当于人家搭好了舞台,咱们在上面跳舞。 他说的"模仿",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不是说咱们技术不行,而是核心舞台不是自己搭的。就像手机里的芯片,咱们能做出各种花哨功能,但最关键的光刻机技术不在手里,始终得看别人脸色。 硬件方面就更明显了,训练大模型离不了高端GPU,这玩意儿就像特制的"高压锅",美国英伟达一家就占了全球八成以上的市场。咱们不是不能做GPU,可性能上总差口气。 这两年美国卡脖子更紧了,高端芯片不让卖,咱们只能在现有硬件上精打细算,相当于用平底锅做蛋糕,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人家专业烤箱的效果。 再看看那些明星产品,OpenAI搞GPT的时候,没人知道这东西能赚钱,人家烧着钱研究了好几年,纯属摸着石头过河。而咱们这边,看到GPT火了,一拥而上做类似产品,功能看着差不多,可底层的核心算法没什么突破。 美国斯坦福、MIT那些实验室,天天琢磨些"不着边际"的研究,可能十年八年出不了成果,但Transformer这种颠覆性技术就藏在这些"无用功"里。咱们的高校和企业更看重短期见效,论文要发得快,产品要落地快。 当然不是说咱们全是模仿,国内在AI应用上的创新确实厉害。外卖平台的智能调度、短视频的精准推荐,这些都是把现有技术用到极致的例子,就像用别人的面粉做出了花样百出的点心,市场做得很大。 但问题也在这,过分依赖别人的基础技术,就像借别人的菜谱开餐馆,哪天人家收回菜谱,厨房就转不起来了。 现在国内AI企业融资越来越难,投资人也看明白了,光靠优化应用赚快钱不行,得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就像老木匠做家具,美国在研究怎么发明新工具,咱们却总在练习怎么用好别人的工具。 人家在搭楼梯,虽然慢,但每一步都踩在自己的基础上;要想真正赶超,就得停下来自己搭楼梯,这可能就是梁文峰说的"逃不掉的探索"吧。

0 阅读:8

猜你喜欢

青黛灵韵

青黛灵韵

青黛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