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叫活力!”山东济宁,一小伙儿因考研失败,垂头丧气的想把书都卖了,谁料,她妈妈说:“别卖了,我留着看看!”哪成想,妈妈竟然考上了。 您见过最硬核的母亲是什么样?山东济宁一位50岁的杨阿姨,用行动给出了震撼答案。 当儿子考研失利准备卖掉复习资料时,她一句“别卖,我看看”,竟开启了自己的人生逆袭。一年后,这位妈妈以超过国家线25分的成绩,成功考取西南林业大学法律硕士! 这可不是什么虚构的鸡汤。2023年,杨阿姨的儿子考研遗憾落榜,家中堆满了法律专业的复习资料。正当儿子沮丧地打算处理掉这些书本时,杨阿姨却舍不得浪费。 她随手翻了几页,发现“法律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于是做了一个让全家惊讶的决定:既然书都现成的,不如自己来考! 杨阿姨的人生经历远比常人坎坷。1995年从同济大学化工专业毕业后,她曾遭遇一场严重的火灾,导致双手残疾、面部受伤。 这场意外让她一度陷入抑郁,几乎不愿出门见人,“觉得人生就这样了”。正是考研这个决定,让她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光亮。 她用退休金支付学习费用,每天埋首于儿子留下的复习资料中。对于一个年过半百、且多年未系统学习的人来说,跨专业备考法律硕士难度极大。 杨阿姨却说:“有人喜欢跳广场舞,有人喜欢打麻将,而我的快乐就是学习。”最终,她以扎实的分数成功上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终身学习”的真正含义。 不少网友感慨:“这才是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有些妈妈在催孩子读书,有些妈妈自己默默读成了硕士”。更有人直言:“这位阿姨的经历,给了无数中年人和考研人一剂强心针!” 杨阿姨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考研成功的案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无论年龄几何、身处何种境遇,只要心怀勇气和坚持,人生就有无限可能。 她从火灾后的抑郁低谷,到50岁重返校园迎来新生,这段旅程本身就已足够激励所有人。 今天,我们总在讨论“年龄焦虑”、“内卷”和“躺平”,但杨阿姨却用行动告诉我们:人生从来没有太晚的开始,也从来没有注定的结局。 真正的活力,不在于年龄,而在于心态;不在于顺利,而在于坚持。 您觉得50岁考研是现实的选择还是冲动的冒险? 如果您到了这个年龄,会敢于重新走进考场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这才叫活得通透!”山东,小伙考研失败,一气之下,竟然想把资料全卖了,六毛钱一斤
【380评论】【45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