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一生中两次辍学,初中数学考30分,高中没念完就另谋出路,而父亲钱学森却不闻不问随他去,然而2023年在采访时,他竟说:我父亲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父亲。 钱永刚1948年10月在美国出生,那时候他爸妈钱学森夫妇正埋头搞科研,日子过得稳稳当当。他从小在那边上学,英语说得溜,生活习惯也跟美国人差不多。1955年9月,全家回国,他才7岁,得从头适应国内的一切。语言不通,饮食不一样,这些都让他起步就慢一步。进了北京的小学,他得学汉语拼音和基础课,从零抓起,花了不少工夫才跟上。 回国后,家庭教育靠自律。钱学森工作忙,一周回家次数屈指可数,但他用行动影响儿子。用餐时总整理衣领,对工作人员客气,这些小事让钱永刚从小懂礼貌。初中时,他在北京学校继续念书,家里强调自己管自己,父亲不直接管作业。这样的环境让他早早学会独立安排时间。 钱永刚求学过程不顺,一辈子辍学两次。第一次就是1955年回国,小学在美国中断,得在国内重头来。语言问题让他上课跟不上,需要多花时间补基础知识。适应花了几个月,他慢慢掌握了,继续小学课程。 初中带来更大麻烦。初一时,老师觉得他脑子活,让他去北京市数学竞赛预选。考试内容超纲,他考了30多分。回家告诉父亲,钱学森看一眼,说这分数对他有好处,因为生活里很多事是没学过的,得自己想办法。他没骂人,也没帮忙补课,就让儿子自己扛。 高中阶段,学业又中断。1966年,他18岁,本该冲刺大学,但学校情况变了,他觉得没意思,决定辍学当兵。告诉父亲,钱学森听完点头同意,没多问一句。父亲科研忙,一年在家没几天,对儿子选择完全不管。高中没毕业,他就去部队,那时他转向新方向,父亲从不插手。 钱永刚辍学后,1969年入伍,当技师和技术助理员。部队生活严,没特殊照顾,评优入党都得延长观察。他适应下来,每天训练,晚上自学。1977年高考恢复,他快30岁了,赶紧复习旧书,考上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入学时,他是班上年纪最大的,比小同学大10岁。 他认真念书,1982年34岁毕业。后来当助理工程师,逐步升到高级工程师。1986年自费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读计算机科学硕士。课堂跟上节奏,1988年40岁拿学位,回国继续工作。 回国后,他在解放军总装备部搞软件系统开发。从2004年起,好几所大学聘他当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2009年钱学森去世,他接手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一职,推动科学精神传播。整理父亲东西,办展览,讲给别人听。2023年采访,他说父亲教育让他独立,所以觉得父亲合格。
全文只有初中毕业是真的?😳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