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邱行湘去台湾探亲,回大陆前,蒋纬国给了他一大笔钱,邱行湘却说:“我这次来台是探亲访友,不是叫花子伸手要钱!” 抗日战争1937年打响,邱行湘在第六十七师第二零一旅第四零二团任副旅长兼团长,带队在上海战场布置防御。接着参加南京外围战斗,部队坚守阵地几天。1940年8月,在陈诚第六战区任职,任恩施警备司令部第二警卫团团长兼司令,检查哨所警戒。1941年冬天,升少将副师长,兼第五师政治部主任,管士兵训练纪律。1943年3月,转到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副官处处长。5月,日军攻鄂西,他回第五师指挥部队,在石牌要塞打了好几天,造成日军不少损失,部队后来编入第九十四军。 1945年4月,邱行湘从贵州带第五师去湘西增援,参加会战,指挥士兵推进阵地。日本投降后,他带队驻北平。1946年初,进攻冀东等地,部队走乡村小路。1947年10月,从保定南下增援,在徐水打仗。11月,升整编第二零六师师长,驻洛阳兼警备司令。1948年3月,中原野战军打洛阳,他的部队在城里抵抗,最终全师败了,他被俘。 被俘后关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1959年12月,作为首批特赦国民党高级将领放出来。之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干历史资料整理的事。邱行湘这辈子军旅生涯跨了好几十年,从黄埔起步,一步步爬到师长,经历过抗日、内战,中间受伤几次,但每次都挺过来继续干。这样的经历在国民党军官里不算少见,但被俘后选择改造,获释后还安心工作,这点让他跟别人不一样。 1980年,邱行湘七十多岁,身体还算硬朗,从北京带简单行李飞台湾。台北街头,他这个老国民党军官的身份挺特别,台湾当局注意着。作为从大陆回来的探亲者,这趟行程有特殊意味。二十多年前,国民党败退时,他没南撤,留在大陆。他知道大局定了,硬扛没用。作为军人,他不赞成高层那种拼命的做法。他接受现实,顺应变化。后来成俘虏,关功德林,那里很多人顽固,天天议论反击、恢复旧制。但他不掺和,花时间看书思考,翻历史资料,审视过去战役。 正因为这态度,他首批获释。出狱后,国家给职位,任文史专员,提供稳定工作。他年纪大了,但每天准时上班,认真整理档案,不马虎,常说人最怕顽固。改革开放时,他想去台湾见弟弟。弟弟在台湾安家,日子稳。他此行就为看亲人平安,没别的打算。蒋纬国知道后,批准探亲。对蒋纬国,邱行湘是老部下,还象征政治信号。如果通过访问拉近,或许对两岸有影响。他让部门准备接待,包括车和住处。 飞机落松山机场,接机人多,不止亲人,还有国防部专案人员。欢迎宴在中式餐厅,桌上菜多,弟弟们夹菜问生活。他点头说,吃住好,比传闻强。宴上大家聊照片,忆儿时。但几天后,请到国防部招待所,说旧友聚,实际有目的。招待所市区一角,建筑简单,门有卫兵。他进大厅,地毯墙上地图。会议室长桌椅,桌上茶杯文件。先闲聊,后切正题。 台湾以为他在大陆穷苦,准备安家费援助旧将。人员推文件袋,里头支票说明。蒋纬国托人给巨款,拉拢试探。他看数字条款,手捏纸边,揉团砸桌,站起腰直,声音大:“我邱行湘来台,是探亲访友,不是叫花子伸手要钱!你们尊重旧属,就懂我人格不是钱换的!”现场静,人员互看,不知咋办。他看窗外街车人,吸气推椅,走门。走廊地毯夕阳照,他停整领,继续走。黄昏雨停,他没告诉人,回酒店打包,只带必要物,去机场买香港票。没带礼物补助,只简单行囊。 在台湾几天,他访弟弟家,郊区房子院花草。客厅沙发,弟弟端茶,他抿口问侄子工作。弟弟说日常,市场买东西家庭餐。他听,偶尔说北京事。一次散步,街边摊,他挑橘子给弟弟。另天看旧址,摸石碑,风吹树叶。但招待所事后,他提前走,避免纠缠。蒋纬国计划多活动,如看军事,他拒,说私人行程,不政治。人员上门带礼,他推不收,关门。弟弟劝,他摇头坚持。机场安检,挥手别亲属,通过闸。飞机起,靠椅看云远。 邱行湘这趟台湾行,表面探亲,实际碰上政治拉拢。他一口拒绝,显示骨气。国民党败退后,他选择留大陆,改造获释,工作稳定。这跟很多军官不同,那些人或撤台湾,或顽固牢里。他看清时势,顺应变化,不盲从高层。蒋纬国给钱,拉拢旧部,试探立场。但邱行湘不买账,直说人格不是钱买。这样的举动,在两岸紧张时,挺有意思。很多人以为大陆日子苦,他却说吃住好,工作稳。这反映改革开放变化,让他有底气拒绝。 返回北京,邱行湘没提台湾细节,继续穿工作服,上班理资料。翻纸标注日期。同事见他少说话,午休坐椅歇。认识他的人看他更规律,早散步步伐匀,呼吸稳。有人问行程,他简说家人好。多年后,记者访,递本想记事件,他摆手拒,声平:人有原则,国家有方向。我不说,因路正确。1996年12月,他北京病逝,89岁。逝前几天,家翻书,持放大镜看字。
1975年4月6日凌晨2点,张群打电话告诉了张学良,说蒋介石已于昨夜病死,当时,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