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为搞垮中国,曾高价收购我国自来水业务,结局如何? 每天拧开水龙头接水的时候,谁能想到这平平常常的自来水,背后曾藏着一场关乎城市命脉的较量? 上世纪九十年代,咱们国家一门心思搞发展,城市基建到处都缺钱,地方政府急着找资金,就想着引进外资来帮衬。 可这一开门,美西方的水务巨头们,像法国的威立雅、苏伊士,就带着算盘找上门了——他们哪是来做普通生意的,分明是想攥住自来水这个要害,悄悄拿捏咱们的城市运转,甚至给咱们的发展添堵。 那些年他们出手特别“阔气”,买水厂的时候愿意花远超实际价值的钱。 就说威立雅,2002年买上海浦东水务一半的股份,掏了15亿,差不多是当时评估价的两倍;到了兰州,更是用17.1亿拿下45%的股权,比当地企业的报价高出六倍多。 靠着这种“高溢价”的法子,他们没几年就掌控了四十多个城市的供水,好几千万人喝的水都攥在他们手里。 那时候不少人还觉得,这是引进了“先进管理经验”,压根没往深了想——把喝水的事儿交给外人,藏着多大的风险。 可外资一接手,老百姓慢慢就尝出不对劲了。最直观的就是水费往上涨,天津居民的水费从每吨0.68元一路涨到4.9元,翻了七倍还多;兰州那边威立雅刚入股,就提出要涨49%的水价,就算大家反对,最后还是涨成了。 比涨价更让人揪心的是水质,深圳曾连续两天流出带刺鼻味的自来水,闻着就像臭水沟;兰州更是出了大事,自来水苯含量超标,全城人紧急停喝自来水,超市里的矿泉水被抢空,桶装水价格一下子涨了五倍,最后查出来,问题就出在威立雅负责的输水管网。 还有海口的水发黄带锈味,天津的焚烧厂排有害气体,一桩桩事儿,让大家彻底明白:把自来水交给外资,不光多花钱,连喝上放心水都成了难题。 国家当然不能看着老百姓的饮水安全受威胁。从2014年开始,就对全国供水系统做安全评估,还建了专门的监管机制,不让外资再随便说了算。 2015年后,新的外资水务合约基本不批了,旧合同到期也不再续签,各地政府一点点通过回购股权、交接运营权,把水厂慢慢收了回来。 到2022年,咱们自己的企业已经掌控了全国90%的供水市场,威立雅也在那年提前退出了兰州的自来水业务,算是承认了在华战略的失败。 现在再看咱们的水务系统,智能水表、数字管网都用上了,水管漏损少了很多,水价有科学的分档计费,水质更是有三级监测,出点问题马上就有人负责。 再看看法国巴黎,当地人还在为威立雅留下的私有化烂摊子头疼,每吨水费要4.5欧元不说,水管漏损率常年超20%,跟咱们这儿比,真是天差地别。 说到底,十四亿人的喝水问题,必须攥在自己手里才踏实。不过现在也得留心,别有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又把污水处理这类关键领域随便“卖”出去——资本逐利的本性,这么多年从来没变过。
一条消息惊到所有桶装水厂!央妈讲:“把自来水煮开,放一会儿,等杂质沉底,倒
【251评论】【2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