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取消2550亿的芯片订单,欧美那边的光刻机就纷纷停工,现在轮到他们犯愁了:

物规硬核 2025-08-29 02:27:22

中国刚取消2550亿的芯片订单,欧美那边的光刻机就纷纷停工,现在轮到他们犯愁了:这堆积如山的芯片,到底还能卖给谁?   先说说光刻机,这东西可以说是制造芯片的“打印机”,非常精密,全世界没几家公司能造,其中最出名的是荷兰的ASML。   的确,最近ASML表示有些客户推迟提货,新订单比之前少了,但这真的是因为中国不买了吗?   其实中国这几年一直在努力提高芯片自给率,就像我们以前很多电子产品靠进口,后来慢慢自己能生产一部分了,芯片也是这个道理,从全部依赖进口,到现在能自己造一部分中低端芯片,这是产业升级的正常过程。   数据显示,中国芯片自给率确实在提升,但高端芯片仍然要靠进口,所以说“完全取消订单”不太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在减少对国外中低端芯片的依赖,同时还在努力攻克高端芯片技术。   那欧美芯片厂怎么办?他们确实面临挑战,但并非无路可走,全球芯片需求还在增长,汽车、人工智能、物联网都需要芯片,只是需求结构变了:普通芯片需求减少,高端芯片仍然紧缺。   这就好比一家经常买普通大米的餐厅,开始自己种普通大米了,但高级香米还得向外采购,卖大米的商家可能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多准备些高级香米。   实际情况是,全球芯片产业正在重新洗牌,美国在大力补贴本土芯片制造,欧洲也在提升芯片产能,中国在自主创新,这个过程会产生阵痛,但说“光刻机全部停工”就夸张了。   一位业内人士打了个比方:“这就像高速公路调整车道,可能会堵一会儿车,但不会永远堵下去。”   芯片这件事,让我想到一个道理:既要自力更生,也要保持开放。   中国发展芯片产业是必然的选择,就像一个人不能总是依赖外卖,总要学会自己做饭,但自己做饭不意味着不去餐厅、不买调味料,全球产业链就是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现在的问题在于,有些人把芯片问题过于政治化了,其实商业就是商业,市场就是市场,中国需要芯片,世界需要中国市场,完全“脱钩”对谁都没好处。   看看历史就知道,越是高科技的东西,越需要全球合作,一台光刻机有10万多个零件,来自5000多家供应商,哪是一个国家能完全搞定的?   我觉得未来很可能是这样一种状态:各个国家都会掌握一部分芯片技术,但在某些环节还是需要互相合作,就像做饭,你会炒菜,但酱油可能还是买更好的。   最后想说的是,我们普通人看这些问题时,要保持理性,不要相信那些“一招制敌”的夸张说法,产业的发展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既要有紧迫感,也要有耐心。   中国芯片正在进步,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没关系,重要的是方向对了,步子稳了,未来就会越来越好。

0 阅读:113

猜你喜欢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