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收购英特尔10%股份这件事,最近引起很多议论。 简单说,就是英特尔公司把

霜月照寒林 2025-08-29 04:58:20

美国政府收购英特尔10%股份这件事,最近引起很多议论。 简单说,就是英特尔公司把将近十分之一的股份给了美国政府,价值89亿美元。其中57亿是之前《芯片与科学法》答应给但还没发的补贴,另外32亿来自国防部一个专门搞安全芯片的项目资金,等于政府没花新钱,就把账上的承诺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股权。 但英特尔这头也是没办法,毕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24年全年净亏损188亿美元,相当于每天往水里扔5000万美元。 俄亥俄州那座吹得震天响的晶圆厂,从2025年投产拖到2030年,两次延期比跳票的演唱会还离谱,已经花出去的37亿美元连个水花都快看不见了。 台积电都在量产3nm芯片的时候,英特尔的18A工艺还在实验室里磨蹭,要到2025年中才能量产,晶体管密度比台积电的N2工艺差了三成多。 这种技术差距让英特尔在市场上节节败退,PC处理器的市场份额被AMD啃掉一大块,服务器芯片又被英伟达按着头打。 这时候政府递过来的股权置换协议,说是救命稻草都算客气的,简直是给快熄火的跑车搭电,哪怕条件苛刻也得接。 政府这边算盘打得更精,说是"被动持股"不插手管理,可协议里藏着狠条款:要是英特尔敢把代工业务卖给外人,政府有权再增持5%股份,这招叫"明着当股东,暗着做保镖"。 但国防部那32亿可不是白给的,"安全飞地"计划要的是军用芯片在美国本土生产,以后英特尔的工厂得优先给五角大楼供货,造不出合格的安全芯片?股东一句话就能让管理层坐立难安。 这种操作早有先例,2009年花旗银行快破产时,美国政府也是拿优先股换普通股,瞬间成了持股36%的大股东,现在对付英特尔不过是故技重施,只不过当年是救火,现在是布局芯片战。 讽刺的是,美国天天喊着自由市场口号,可转头就自己下场当股东。 英特尔股价倒是涨了5%,市值冲到1085亿美元,可财经频道的主播念起新闻都透着尴尬,毕竟刚吹完"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牛皮,转头就曝出持股公告。 软银跟着投了20亿,说是看好长期愿景,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有政府兜底当最大股东,这时候入股等于买了份带保险的理财,稳赚不赔。 特斯拉当年拿政府4.65亿低息贷款还得按时还钱,英特尔现在连利息都不用付,直接把债务转成股权,这种待遇差别,活像亲儿子和干儿子的区别对待。 现在英特尔的董事会估计挺头疼,以前拿补贴只要写报告就行,现在政府成了股东,每次开股东大会都得琢磨怎么跟这位"特殊股东"解释业绩。 俄亥俄工厂延期的事估计藏不住了,股东要是追问起来,总不能说"钱不够所以拖着",毕竟政府刚用欠款换了股份。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的工厂虽然也慢,但没这么多幺蛾子,三星在德州的工厂更是悄悄提速,英特尔夹在中间,既要应付政府股东的监督,又要追赶技术差距。 说到底这就是美国芯片战的新套路,以前是撒钱给补贴,现在是入股当老板,527亿美元的《芯片与科学法》分散到十年,本来就不够几家巨头分。 现在变个花样把补贴转成股权,既省了现金支出,又能牢牢控制产业链,可谓一举两得。

0 阅读: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