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OnSurjectivityofNeuralNetworks:

爱生活爱珂珂 2025-08-29 06:24:42

[LG]《On Surjectivity of Neural Networks: Can you elicit any behavior from your model?》H Jiang, N Haghtalab [UC Berkeley] (2025)

神经网络几乎总是“满射”:理论揭示任意输出均可被某输入激发,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 研究首次从微分拓扑视角出发,证明现代神经网络核心模块(如Pre-LayerNorm包裹的Transformer层、多层感知机(MLP)含LeakyReLU激活、线性注意力机制)在参数空间中几乎处处满射(surjective)。

• 满射性质意味着理论上存在输入可生成任何指定输出,包括有害或违禁内容,揭示了模型“越强大,越难绝对安全”的根本困境。

• 语言模型(GPT类Transformer)、视觉扩散模型(基于确定性ODE求解器)、机器人策略网络等均属于几乎总是满射的架构,表明这些领域的安全训练很难彻底避免被“越狱”(jailbreak)攻击。

• 论文指出“满射”与模型能力不同,满射只保证存在可致任意输出的输入,但不保证计算或信息上容易找到该输入;现实攻击的普遍性显示实际难度往往不高。

• 研究还揭示,语言模型的隐层嵌入空间覆盖了所有可能输出,版权争议中模型输出的“复现”不能仅凭输出推断训练数据,需谨慎解读。

• 证明方法巧妙利用Brouwer不动点定理、Brouwer度理论和同伦不变性,构建了分析现代连续神经网络满射性的数学工具包。

• 论文呼吁AI安全研究应超越仅观测输出行为,深入理解模型结构与满射性的关系,指导设计更安全的架构和防御策略。

• 实验部分展示了利用满射性质通过梯度优化成功“反演”GPT-2隐层嵌入,实现对特定文本的精确生成,验证理论实用性。

详细解读👉 arxiv.org/abs/2508.19445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模型安全 AI安全 Transformer 深度学习 数学基础 机器学习安全

0 阅读:0
爱生活爱珂珂

爱生活爱珂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