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大白兔奶糖的创始人冼冠生跳楼而亡。 冼冠生1887年出生在广东佛山一个穷裁缝家,早年父亲去世,母亲靠针线活养他。他只读了几个月私塾,就辍学帮家里干活。15岁那年,跟远亲舒竹生来上海,在竹生居宵夜馆当学徒,学做糕点和蜜饯。三年满师后,他不甘心打工,借钱在老城隍庙附近摆摊卖粥和馄饨,生意不错,但因为挡了别人路,被官吏取缔,还罚了款。他换地方继续干,又被抓拘禁几天。这让他明白,得有个固定店面才行。 后来,冼冠生在南京东路浙江路口租店开陶陶居,改做蜜饯,取名二陶橄榄。可市场已有檀香橄榄占位,卖不动。加上周边拆迁建永安公司,他又关门。痛定思痛,他在家亭子间和母亲妻子一起手工做陈皮梅和牛肉干,傍晚挑担到九亩地新舞台戏院门口卖。没想到,这次小本生意火了,陈皮梅酸甜生津,特别受欢迎,看戏的观众和艺人都来买。 一次,京剧名伶薛瑶卿嗓子哑,吃了他几颗陈皮梅,很快就恢复上台。夏月恒兄弟也试了,觉得有效。三人各出100元,加上亲友凑齐500元,支持他扩大。1915年,他在南市区露香园路开冠生店,自产自销糖果蜜饯。1918年,明星电影公司老板郑正秋加入,改组为冠生园有限公司,资本增到15万元,公司名带梨园之意,迁址九亩地。 冼冠生定下三本主义经营方针,本心是事业责任,本领是管理和业务,本钱是资金积累,强调信誉质量顾客至上。他每天巡视工厂和店面,督导生产。靠名人效应,生意快速扩张,到1920年代,工厂达15家,员工超千人,产品近2000种,包括糖果糕点,销往东南亚。1931年,在南京杭州庐山天津开分店,北京设代销点。还在上海建农场,杭州种梅林供原料。 上世纪20年代,美国沙利文饼干和日本糖果涌入上海,挤压国货。冼冠生号召用食品支持国家,联合企业抵制洋货,发起爱国行动。淞沪会战时,他指挥工人加班做糖果饼干,五卡车送往前线。上海沦陷后,工厂被抢,他去武汉湖南重建,改产罐头食品支援前线。官方支持下,迅速恢复。到抗战胜利,他建起37家工厂,成上海前三食品企业。 冼冠生重视广告,请影星胡蝶代言月饼,建巨型霓虹灯宣传陈皮梅。1934年,在大世界办月饼展,胡蝶剪彩,特制宝塔形大月饼,照片贴满街巷,冠生园月饼家喻户晓。抗战爆发,他到重庆设分店,开罐头厂,占领西南市场。1939年起,在昆明贵阳泸州成都建分店,扩展支店和代销点。 1949年,许多上海商人离开,他选择留下,适应新需求,生产大众食品。1952年,上海五反动员大会,全市16万户工商企业中,超60万人被指资本家。控诉包括剥削工人偷税漏税,要求补税从光绪年间算起,数额巨大,许多人付不起,走绝路者不少。冼冠生也被卷入。 那段时间,冼冠生被工人围困办公室两天两夜,桌上账本文件散落,他翻阅资料应对。第三天,他爬上冠生园顶楼,喊出上海保卫战时他开车送糖果到前线,做正当生意。然后一跃而下,当场身亡,终年65岁。 冼冠生去世后,冠生园转为公私合营,1956年完成国有化。生产继续,大白兔奶糖作为核心产品,原是1943年ABC糖果厂仿英国奶糖手工做成,1956年改名大白兔,1976年爱民糖果厂并入冠生园后,日产从1吨增到4吨以上,包装印兔子图案,远销四十多国。 企业统一字号,冠生园集团成立,产品扩展到蜂制品面制品调味料等。糖果创汇积累,大白兔成知名品牌,1972年作为礼品赠外宾。获国家银质奖和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市场占有率高,门店货架上摆满奶糖。 到1996年,集团改制,产品持续流通,大白兔奶糖流传下来,成为许多人童年回忆。工厂生产搅拌糖浆浇模成型切割,确保卫生质量。
上海,女顾客辱骂店员近十分钟。店员:漏了一杯饮料。发现后第一时间送了一杯,后来整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