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市明终于败光了自己多年攒下的两亿多,当初他一意孤行非要在寸土寸金的黄浦江开了

萌萌看体育 2025-08-29 16:50:45

邹市明终于败光了自己多年攒下的两亿多,当初他一意孤行非要在寸土寸金的黄浦江开了 18000 平邹市明体育文化健身中心,以为靠着自己“奥运冠军”的名气就会吸引很多人来,现实却啪啪打脸。

在上海黄浦江畔,一座占地万余平方米的健身中心曾是奥运冠军邹市明的商业梦想起点,可谁知这份投资竟让他多年积蓄化为乌有?从金腰带到破产边缘,这段经历藏着多少市场风险和疫情冲击?

邹市明是中国拳击界的标志性人物,早年凭借奥运成绩赢得全国认可。2008年和2012年,他连续在奥运会上拿下金牌,为国家体育事业增添光彩。2013年转战职业拳坛,赢得世界拳击组织蝇量级金腰带,成为首位获此荣誉的中国拳手。 这些成就让他积累了不少财富和影响力,但2017年的一场比赛改变了轨迹。那年7月28日,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邹市明卫冕战中败给日本选手木村翔,对手通过技术性击倒获胜。 木村翔虽是职业拳手,曾击败多名选手,但媒体初期报道将其背景简化,这引发公众对邹市明实力的广泛质疑。舆论压力下,他的商业价值下滑,广告合作减少,夫妇俩开始考虑转型。

2018年,邹市明夫妇在上海黄浦江边租下场地,开办邹市明体育文化健身中心,占地18000平方米,靠近世博旧址。 这地方寸土寸金,年租金高达5000万元,他们投下超过两亿元,包括装修和设备采购,以为靠奥运冠军名气就能拉来大批会员。中心定位搏击健身,配备专业区和训练器材,是当时上海最大的此类场馆之一。 起初有些人慕名而来,但上海人更偏好其他健身方式,拳击项目吸引力有限,客流量远低于预期。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每月开支巨大,很快就显露出问题。  

2019年底,新冠疫情来袭,中心被迫关门几个月。 2020年和2021年,疫情反复,场馆只能间歇开放,收入锐减,无法覆盖租金和员工工资。资金链越来越紧,夫妇俩卖掉北京、上海、美国和贵州等多处房产,用来填补亏空。 2022年,情况彻底崩盘,他们办理破产手续,中心关张。邹市明后来在采访中说,创业比打拳难多了,每个发薪日都焦虑,银行卡里几十万瞬间没了。 这就是标题里说的那事儿:邹市明终于败光了自己多年攒下的两亿多,当初他一意孤行非要在寸土寸金的黄浦江开了18000平邹市明体育文化健身中心,以为靠着自己“奥运冠军”的名气就会吸引很多人来,现实却啪啪打脸。

欠薪传闻也随之浮出水面。2023年10月,有前员工在网上发帖称拳馆拖欠工资,机构回应说已结清,每月都按时发放。 2024年4月,又有课程顾问爆料类似问题,工作室称涉事员工社保和工资足额支付,目前在劳动仲裁阶段。 这些争议让夫妇俩的创业之路更显坎坷,公众议论纷纷。

创业失败暴露了市场评估的短板。邹市明夫妇高估了拳击在大众中的普及度,忽略了高租金与低需求间的矛盾。疫情像最后一根稻草,放大了一切困难,许多小企业都撑不住,何况这么大规模的场馆。 如今,中国拳击有新星崛起,比如重量级选手张志磊和女子拳王张伟丽,他们的成绩带动了更多关注和资源。  

2025年1月,邹市明在视频中否认中年返贫传言,说复出拳坛不是为还债,只是用部分积蓄创业。 6月,健身中心正式倒闭,他承认贷款和向朋友借钱。 7月采访中,他直言亏损不止两亿,但强调没骗没赖,情怀不能当饭吃。 夫妇俩计划在其他领域重启,比如邹市明宣布2025年重返拳坛。经历虽苦,却提醒大家,体育明星转商界得接地气,尊重市场规律。在我们国家,创业环境越来越好,但风险总在,得一步步来。  

0 阅读:48
萌萌看体育

萌萌看体育

喜欢体育的看过来,这里有你不知道的体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