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四川一农民自立为“皇帝”,带人攻下县医院,并将40多名女护士册立为“妃”,最后的结局让人笑掉大牙。 1985年,四川广安县的田间地头发生了一桩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事。 一位名叫曾应龙的普通农民,因不满计划生育政策,竟异想天开的在乡里自封“皇帝”。 建立“大有国”,甚至率领上千村民攻占县医院,将40多名女护士册封为妃。 曾应龙本是四川广安县一个普通庄稼汉,大字不识几个,却有着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观念。 他和媳妇接连生了两个闺女,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每当村里人炫耀自家小子时,他就觉得矮人半截。 彼时计划生育政策正严,农村墙头刷满“该扎不扎,房倒屋塌”一类标语。 曾应龙已有两个女儿,却执意求子。 为了生个带把儿的,两口子一咬牙,背着铺盖卷就往新疆跑。 他们在新疆工地上熬了七个月,总算生了个大胖小子。 曾应龙抱着娃喜极而泣,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 可他们不敢回老家,只能继续在外漂泊,日子过得像逃犯似的。 后来实在熬不住,曾应龙偷偷溜回四川,找到同村的马兴和牛大全诉苦。 三个汉子蹲在柴火房里就着咸菜喝闷酒,越说越激动。 马兴是个走街串巷的算命先生,能说会道。 牛大全是个愣头青,做事不顾后果。 三人一合计,竟想出了个馊主意:“自立为国,对抗计生政策!” 马兴诡诈,看出曾应龙心思单纯、极易操纵,便谎称他有“真龙之气”,又编造“假龙沉,真龙升”一类谣谶,称曾应龙乃天选之人,合该登基称帝。 长期压抑的曾应龙竟信以为真,与马兴一同回到四川老家,暗中筹备所谓“建国大业”。 他们先在乡间散布传单,鼓吹“娃儿随便生”,又利用当地部分老人残留的皇权思想,借神怪之说蛊惑人心。 数月后,曾应龙在晒谷场举行荒唐的“登基大典”。 曾应龙穿着戏服似的"龙袍",坐在破板凳上"登基"了。 他封国号为"大有",意思是"你有我有大家有",还许诺地大家种、钱大家花、娃儿随便生。 马兴当上"太尉",牛大全成了"宰相",一群举着锄头棍棒的村民组成"御林军"。 这伙人闹腾几天后,还不消停! 更离谱的是,曾应龙真以为自己是“真龙天子”,又惦记起"三宫六院"。 几天后,他们纠集上千号人,竟率众攻入县医院。 他们把院长医生都赶了出去,把避孕药具堆在院里烧个精光。 曾应龙站在火堆旁嚷嚷,说这是学林则徐虎门销烟。 接着就把没跑掉的40多个女护士都册封为"妃子",完全不管人家愿不愿意。 曾应龙扬言“鼓励生育”,允诺“生十个封诰命”,完全无视他人意愿与法律尊严。 事情很快惊动县政府。 县公安局接到报案,立即出动武警包围医院。 马兴已经走火入魔,竟胁迫护士“殉国”,投池见水太浅淹不死人,竟挥刀砍死两名护士。 曾应龙则率乌合之众试图“御驾亲征”,结果可想而知。 三下五除二就被制服了,“大有国”一日覆亡。 最终,马兴因故意杀人被判死刑。 曾应龙因组织封建迷信、扰乱社会秩序被判无期徒刑。 这个荒唐的"大有国"只存在几天就彻底玩完。 可笑的是,即便入狱后,曾应龙仍沉迷皇帝梦魇。 常对狱友自称“朕”,让人称他“陛下”。 后来有人去监狱探望,曾应龙还嘟囔"朕要是准备充分些就不会输",显然还没醒过味儿来。 这场闹剧背后,折射出改革开放初期农村面临的现实困境。 当时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执行,不少农民传统观念难转,加上文化水平有限,容易被人蛊惑。 曾应龙事件虽是个极端例子,却反映出那个特定时期的社会阵痛。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农村面貌早已天翻地覆。 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类似荒唐事再难发生。 曾应龙的故事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 主要信源:(中国底层访谈录——长江文艺出版社)
朱棣登基后,派人请刘伯温之子刘璟入京。可刘璟称病不出,于是朱棣下令将刘璟逮到京城
【6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