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刷到百度APP办的AIGC创作大赛。 看几个短片,蛮有意思。比如「

智远行业评论 2025-08-29 21:26:23

这几天,刷到百度APP办的 AIGC 创作大赛。 看几个短片,蛮有意思。比如「我是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的作品,还有一些小故事。 说实话,我前几天也剪了几个视频,但看完人家作品,明显觉得自己做得太草率了;对比之下,他们东西更完整,也更有情绪。 然后我觉得,AI 创作价值,是让普通人也能把心里的故事讲出来,这些零零散散的故事拼在一起,可能比大制作更动人。 过去做视频,要写脚本,拍摄,还得后期,成本很高;很多人有想法,最后都卡在落地环节。 现在有 AI 工具,创作门槛被迅速拉低,一台电脑,一点灵感,就能做出一部能打动人的作品。 光有工具不行,因为AIGC 行业一直有三大痛点:门槛高、变现难、缺生态。 从数据上也能看出来。现在全球 AIGC 市场规模还不算大,有报告说才几十亿美金,也有的预测到 200 亿左右。 换句话说,潜力很大,但行业远没成熟,AIGC创作者群体还稀少,内容供给也不足,所以,很多人玩一阵子就放弃,很难坚持下去。 那怎么办呢? 这次大赛我注意到一个细节:百度APP把自己定位成「最友好的 AIGC 创作与分发平台」;听上去像口号,往里看,他们确实在对症下药。 工具层面,搜一下「度加」,你会发现它几乎把整个创作流程都包起来了。 AI 成片、AI 生文、AI 故事、AI 剧本、数字人……就像一个创作工厂,把复杂部分交给平台,用户只管表达。创作变得更简单,这是所谓的「创作平权」。 光有创作权还不够,还得有人看,去哪儿搞流量、涨粉? 百度APP推出了「AI星河计划」,给创作者流量池、涨粉助推、现金分成,甚至还有三倍补贴,作品被做出来,还能被看见,被转化。 最后是社区。 一个创作者最怕孤独,没人互动、没人反馈;但在百家号上,正在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创作者生态:大学生、兴趣创作者、专业团队都在上面,氛围更像「合伙人、共创制」。 说实话,把这三点放在一起,才会显得友好,因为平台真的在把创作的难题一个个拆掉,让更多人能轻松上手。 我看了他们的参赛数据,这次一共吸引了 1800 多位AIGC创作者参赛;百度APP说:以后还会持续办不同主题的 AIGC 大赛。 比较期待这种闭环的玩法,如果能坚持下去,可能真会带动一批新的AIGC创作者,让更多人能靠 AI 找到表达自己的方式。 也许,创作表达权利,正在慢慢还给每一个普通人。

0 阅读:0
智远行业评论

智远行业评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